李元兴心说,大帝皇帝与大唐兵部尚书都当你是个大大的良臣了,这个问题你应该能够回答上来,否则你就太让本王失望了。
高表仁在思考,李元兴也不催,安静的站在一旁。
过了好一会,高表仁抬起头来:“殿下,某以为这要分三步。第一步是大唐国力的强盛,有了足够强盛的国力才可能有真正的强兵,有百姓安居乐业。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发生灾难的时候,大唐的士兵会去救灾,而不是自身难保!”
“好,继续!”
李二与李靖也在思考着,听到高表仁的话,还是刚才的想法,李元兴太过理想化了,这些东西没有十年二十年,难。
但是,李二还是愿意支持李元兴的,就算是为了后世,为了大唐的万世基业。
“第二步则是百姓待军卒如家人,军卒待百姓如亲长。这个还是建立在刚才说的,军卒必须要有足够的品德才行。也需要足够的时间积累!”
“那么,要怎么作呢?”李元兴又追问了一句。
高表仁摇了摇头:“某实在想不知道应该怎么作,这就象用竹篮打水总感觉无论怎么作,也会空手而归。似是镜中曰,水中月!”
“那你说第三步吧!”
李二打断了两人的对话,问李元兴:“先把刚才的话题说完,为兄知道五郎你一定有些计策。为兄想先听一听!”
“臣弟有什么计策,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小小事情罢了!”
“五郎速说!”李二又催了一句,李元兴无奈这才说道:“其实第二步,可以先从一些小事作起。最容易入手的,是孤老。许多家中子女要么死光,要么都要军中的。到了下雨天,去看看老人的房子是不是漏雨。”
李元兴说到这里,先停了下来,他在观察李二,李靖等人的反应。
李二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下种的时候,去帮帮忙。收获的时候,去帮帮忙。过年过节的时候,去看望一下这些孤老,或者军中的军卒去帮忙写一写家书,念一念家书什么的。总之就象邻居一样,一天两天可能没感觉,甚至还会被排斥,但人心都是肉长的,贵在真诚!”
高表仁很是认同:“殿下高义,以人心换人心,好一句人心都是肉长的。”
李元兴耸了耸肩膀:“当然了,你说这时间长了。老人家有天作了些点心,心想着自己吃不完,那就去军营送些。”
李元兴说的只是一个引子,这些放在后世太普通了。
可放在大唐,却是极不普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