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五郎有何妙法?”
“人在困难的时候,总会非常团结。面对一座大山的时候,人肯定会拥有无限的勇气。但鞋子里有一粒砂呢?”李元兴笑着反问道。
李二思考了好一会,总算是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
“军规,在苦寒之地大唐的军士都在遵守,那么换个地方呢?”
“比如那里?”李二笑问了一句。
李元兴却是极为严肃:“皇兄,高句丽那里的驻军,其实还是大唐的地皮。高句丽、新罗,百济。现在可以说,大唐人占了一半以上,大多数的半岛人都跑到中原去讨生活了,这个怪臣弟,是金蔓青搞得这些人乱了心思。”
“这个无所谓,来中原也一样,久了就是我大唐子民了。”
李二心中对半岛还有些亲近感,毕竟可以查到源头去,这些人与汉人还有是着极密切的关系的。
“倭岛、南洋。可以试一试这些唐军对军规的执行!”
李二与李元兴密议了足足大半夜,然后一道电报发到长安兵部,次曰就全军公布。
第一份命令的内容很简单,前面就是官话了,大唐皇帝令、大唐秦王令、兵部……
内容就是:边疆守军,每年无功加一级。哨所守军,每年无功进一阶。
这一级吸引力可能不大,但这一阶就不同了。可以说在哨所守军辛苦的干一年,那么你原本是一个队正,低级的可能连从九品下的官职都没有,高级一些的,就是一个从九品下。这样的低职务。
当兵的,原本就是四年一阶的进升机会。
这一年一阶,就代表着,从九品下,到正九品,干三年,那回来的时候加上原有的晋升就是一个从七品,或是上,或是下的校尉了。
一个普通的士兵,边关哨所三年,回来至少是八品校尉。
象这样的八品校尉,再进大唐兵部的低级军官训练营两年,出来肯定是实职的从七品下军官,是可以带二百战兵、一百辅兵,正规的团长了。
这个规矩很动人心,特别是那些一直卡在某个位置上,一直没有升职机会。
或者是想进低级军官训练营的,这就是一个机会。
得到兵部的回应,各军都很积极,也有大量报名的。愿意去守边哨所一年,或者两年的。但很少有三年的。守边极苦,两年就已经是极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