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资格进入垃圾厂的记者不多,每一个都是在国际上有名的记者。
周政委正在由工作人员整理着上衣,旁边有秘书汇报着安排好的流程,以及在念着计划好的一些记者提问。自由提问则由华夏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处理。
“作秀呀,那就作一个吧!”周政委突然笑了:“安排一下,启动按键交给参与建设的科学家,与古城的一位环卫工人同时按下。他们付出的足够多,所以既然需要让世界去看,我不认为我按下这个按键合适。”
“这个……”秘书有些为难。
“怎么?”周政委的脸沉下来了。
秘书赶紧解释:“这流程安排是经过相关部门反复考虑过的。”
“这是我的意见,你可以走正常程序往上请示,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相信其他人会理解我的。”周政委所说的,自然是那个最高领导小组。
结论很快就出来了,这样大的成就,归于人民。
记者所在的是一片草地,草地上有一个幕布。上面出现的是一个通道,第一辆倒入这个通道的是一个垃圾车,并没有象西方有些国家那样,有着非常严格的垃圾分类,从车厢打开之时可以看到,这是一辆生活垃圾车。
在上亿双眼睛的注视着,一个不断流泪,双手在不断颤抖,穿着环卫工服的中年人。和一位不修边幅,胡子拉碴的老头合力按下了启动按键。
整个工业园区许多建筑的灯同时亮了起来。
幕布上的图像也正在被华夏国家电视台转播着,面向全世界转播。
停着垃圾车这样的通道有许多,成百辆拉着垃圾的车不断将垃圾往通道里倒着。
就在刚才那一辆倒入生活垃圾的车之后,又一车废旧电视被直接倒了进去。
记者们关心的是空气净化的新闻,这一车又一车的垃圾是什么意思,好在这里来的记者都是国际知名的记者,在主持人没有示意开始的时候,谁也不会抢先站起来提问的。
垃圾车一直在不断的往通道里倒着垃圾,周围却没有一点动静,也没有任何味道。
大约半小时之后,幕布上的画面一分为二,一部分依然是不断在倒着垃圾,另一部分则是一个装箱车间,分为几十个不同的区域,一只巨大的箱推到一个出口处,只听哗啦啦的声音不断,一些白色的小颗粒就如水一样的流了下来。
其余的也有许多的颗粒流下来,声音却没有这个大。
主持人这才站了出来:“第一个出口,是分离出来的玻璃。因为是完全分离,所以这个是最普通的玻璃珠,没有任何添加成份的,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某一种玻璃原料。第二个出口是乙稀,制作塑料的原料。”
其余的出料口,有铁,铝,铜等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