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以后

第二十八章(1 / 2)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从聚会上回来后第二天下午,我照例无事可做,一个人坐在餐桌前信手翻阅《路遥精品集》。这本书是我前几天从附近一家打折书店淘来供我消磨时光的。书中收录的五篇中篇小说都写于三十多年前,在当时可是名显一时、有口皆碑的佳作。但今天读来,我似乎很难感到震撼与共鸣,甚至有些觉得书中的人物来自于另一个世界,充满了陌生和隔阂。我是带着一种考古的心态来阅读的,阅读我出生以前很久的人与社会,穿过幽长的时间隧道,去了解父辈们的生活场景和心理状态。

我读着读着,不知不觉投入这个陌生世界的怀抱,呼吸着清新、自然的空气,用疑惑、好奇的目光打量眼前的风物与民众,别有一番趣味。时代的隔阂逐渐消融,陌生感转化为阅读的动力。我在这个世界里越陷越深,心底不断翻腾着浓重的感情。外面消融的积雪、老板父子的行踪、眼前的餐桌,我全然不放在眼里,心早已飞向远方。

就在我入神的时候,有人推门进来,传来一阵轻轻的脚步声。我立马警觉起来,抬起头,把目光对准进来的不速之客。原来是老板!他含着笑,向我这边走来,向我打招呼:“小沈,在看书?”

“嗯。老板,你回来啦?刘涛呢?”我合上书,站起身来。

“回来了。刘涛啊?他有点事要办,待会回来。这些天没事做,无聊了吧?”老板一屁股坐在我斜对面的长凳上,“你坐、你坐!”

“有点吧!”我坐了下来,用期待的眼神盯着他的脸庞,希望能听到一点好消息。

老板看到桌上的书,伸手拿到面前,边翻边说:“在读路遥?你觉得这本书怎么样?”

“这几篇小说有些年头了,写的人和事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可我认为,还是很感人。”

老板仍然盯着书,微微点头:“不错。路遥当年很有名气,影响了不少人,也是我年轻时候的文学偶像之一。他的《人生》拍成了电影,《平凡世界》得了茅盾文学奖,可惜活得不长啊!看看他的书,对你们这一代年轻人是有些好处的。”

我大胆地问:“老板,你当年也是个文学青年吗?”

“算是吧!我当年想做一个诗人,写过一些不三不四的诗,投了几次稿,没人要。后来,觉得自己没有文学天赋,就不写了。现在的文学,作品太多,质量不高,我都没心思看。你们年轻人写的东西,我看不太懂,也不怎么喜欢。要跟我谈生意可以,谈文学就差远了!”

我听了这番话,对老板又多了一分认识,感慨道:“其实现在很多人都不读文学了。不读文学没关系,不玩游戏、不看电影、电视剧的日子就没法过了。网络上的作品,很多人只是拿来消遣。至于有没有文学价值之类的,他们想的就很少了。虽然莫言得了个诺奖,但对文学的总体影响并不大。”

老板把书合上,递还给我:“你说的倒是事实。对了,我有两个消息想告诉你,不知道你会不会高兴?”

“哦?是什么消息?”我不禁升起几分好奇,心想:是不是可以回家了?

“这第一个嘛,我和刘涛商量好了,后天正式歇年放假,过了年再来。第二个消息,我们还有一两件私事要办,不打算同你一起回去了。我想好了,你先回去,明天就可以走。”老板从衣袋里掏出一张百元大钞,塞到我手里,“你拿这点钱去买票。回去以后,到化工市场店里看看。忙的话,再帮几天忙,不忙就直接放假好了。工资到时候一并结清,该给你的一分不会少。有别的事,我会打你手机。消息讲完了,高兴吗?”

“高兴、高兴!谢谢老板!”我的心顿时被一阵欣喜占据了。如果不是老板在场,我真想手舞足蹈、大喊大叫了。多少次,我都在心里盘算什么时候放假,今天终于盼到了!

老板微笑着,用慈祥的口吻说:“你忙你的事好了。去收拾一下东西,告诉你家里人。”

“好,那我到楼上去了。”我把书往腋下一夹,“蹬蹬”地踏着楼梯,往楼上去。

我带来的东西并不多,很快就收拾完毕了。向妈妈通报我明天回家的消息后,我又给张毅挂了一个电话。他正在无锡出差,比较繁忙,只匆匆说了几句话。他预祝我一路顺风,向我拜个早年,叮嘱我过了年一定要到苏州来玩。我再群发一条短信给熊哥他们,告知我明天将回宜兴,感谢他们的盛情招待。完成这一切后,我心情很激动,既不想看书,也不想呆坐。才三点多,干脆出去溜达一圈吧!

我便下到一楼,向老板说明我的意思,他批准了。刘涛已经回来了,坐在沙发上看手机。我向他招呼一声,然后怀揣着喜悦、得意推门而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