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欢聚仿佛还是一眨眼之前的事,日历却翻到了年初二这一页。人们纷纷开始走亲访友,车流滚滚,免不了要遭遇拥堵。我家素来极少走亲戚。亲戚虽多,但年复一年,感情越发淡漠,多数已不相往来。至于关系稍好的几家,我们也仅限于互通音信,难得见上一面。
故而,我无需为此多Cao心。
这一天没有任何的重大安排。明天才去阿姨家拜年。本来妈妈让阿姨、表哥他们还来吃饭,结果阿姨执意不肯来,表哥要去寄娘家拜年,最后只得作罢。我们一家三口在稍显冷清的气氛中享用午饭。饭菜丰盛,刺激食欲大开,心情也舒展起来。
饭后,我走进阳台,举目打量户外。只见云层密布,遮天蔽日,远处薄雾笼罩。整个下午怎么过有意义呢?我认真考虑起来。老是待在家里太无聊,不如一个人出门走走。许久没上图书馆,近来又无好书慰聊,为什么不往那边走一遭?我拿定主意,便走回客厅跟和爸妈说一声自己的打算。准备妥当后,我迈开脚步,前往小区西门外的站台乘公交车。
站到公交站牌下时,车还没来,只得耐心等候。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汽车才姗姗驶来。我快步跨进车厢,看见车上未坐满人,空位不少。伸手刷完卡,我在后排一个靠窗的位子上坐下。汽车再次启动,领着我往市区行去。我张望窗外,路上的车辆并不多,沿途的店面多数未开门。途经市中心时,行人也没想象中来得多。
乘客一个接一个下了车。等到我下车以后,只剩司机孤家寡人一个,继续驶向终点站。一着地,我脚底生风,马不停蹄朝图书馆进发。不消几分钟,图书馆熟悉的身影映入我的视线之中。穿过大门,径直奔向大厅。随后,我熟门熟路,走过外借室,跨进与其相连的普通图书室。一进去,满屋的书扑面而来。
一排排书架从西向东绵延开来,足足有十来米。头顶的半幅夹层上还有一长列书架,有铁制扶梯和地面相通。每个书架由下而上排布着密密麻麻的书籍,书脊色彩斑斓,看得人眼花缭乱。大多数书架上的书籍品相较新,只有少数书架新书、老书混杂摆放,部分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出版物。整个图书室中,数目最庞大、借阅次数最多的要数千姿百态的长篇小说了,林林总总加起来大概有上万册。真正的爱书人到此一游,绝对会流连忘返,三月不知肉味。
此刻,室内较为安静,走动时只见到不多的几个人。他们或是手执一书,倚着书架入神地看着;或是一手拿着两三本书,一手伸向书架抽书;或是蹲下身来东寻西找,欲得一本中意的佳作。纵然是新Chun佳节,也无法阻挡我们这些人的阅读热情!
来过多次,早就对这里的图书布局一清二楚,找起书来不是难事。我穿梭在茫茫的书海中,目光游移于成千上万的书脊上,试图多发现几本值得一睹的书籍。事实上,我陆续碰见一批颇有趣味的书籍,有帝王大传、有回忆录、有学术专著、有历史小说……每发现一本,我都默念两遍书名,铭记在心中。为了扩大战果,我特地上夹层一趟,见识了大量出自不同年代、可供历史研究参考的小册子。打开薄薄的封面,富有时代色彩的语汇比比皆是,令人遥想父辈们的峥嵘岁月。
稍后,我噔噔地走下楼,揉揉眼睛,环顾四周。满眼尽是一人多高的书架。它们紧绷面孔,挺直高大的身板,一动不动地伫立,活像一位位忠诚的卫士。我注视着它们,心生敬畏之余,感叹自我的渺小:“古人常说,历代文献浩如烟海,穷经皓首都读不完。当今的出版技术远胜古代,知识数量更令古代望尘莫及,单单一年的出版物不知有几千万种!眼前的这些书不过是人类知识宝库中的一粒粟而已!就算我发愤攻读,这辈子读得完吗?”
我心头一沉,明白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没有十成的把握。看来,这一生注定要错过不少精彩篇章了!遗憾定然会有,不过仿效愚公的毅力,应该能尽量减少吧!这样一想,我顿时宽慰许多,心中的乌云随即被驱散走了。过了一两分钟,我又扫一眼各个书架,畅想道:“唉,他日我若能出版一本书,摆放在各大图书馆供读者阅览,该有多好!”
当然,这个醉人的梦想短时间内是照不进现实的。长远来看呢?谁又能用百分百肯定的语气告诉我“不可能”呢?
我继续致力于好书的发掘工作,渐渐有所斩获。眨眼间,已过4点钟,是时候说再见了!普通图书室之外,尚有少儿室、期刊室、自习室、参考阅览室、古籍室和地方文献室等馆舍。可是,一个都来不及踏足了!那么,要不要借一两本书回去看看?有几本我的确垂青,很想瞧个究竟,但未必有闲暇通读,且对当下裨益不大。为此,一时竟犹豫不决,进退维谷。再三掂量后,我终于拍板:暂时不借,不用为自己增添心理的包袱!
既然如此,坦然离开!我大步流星跨出图书馆大门,头也不回便往公交站台走去。运气不坏,到那等两三分钟就上了车。这回车上人多了不少,但座位仍旧没坐满。我还是坐在窗边,看外面倒行的风景。当掠过某个公交站台时,两个身影从眼前一闪而过。一男一女,像是对小夫妻,看着有些眼熟,又有点陌生。别惊讶,在小小的宜兴碰见熟人再正常不过了。就算他俩都是我的老同学,也无需大惊小怪。这些年的互不联系,已经让我和许多老同学之间形成了极深的隔阂。纵然重新交往,恐怕也难找回昔日的情谊!
回家不久,我们开始吃晚饭。饭后,我思量起明天的事情——中午在阿姨家吃饭,晚上徐永祥有饭约。最令我兴奋的要数再见永祥了!几经周折,终于能和他凑一块畅谈了!过两天去无锡见邓岳夫妇,也值得期待。还有、还有……那对夫妻我果真认得,男的是初中同学裴凯,女的是隔壁班的班花钱丽萍,足足十几年没见面了!岁月太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