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主

第五百五十八章 妇女之友(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这个消息最叫人高兴,尤其是小娃子们,对青稻米饭有一种近乎疯狂的向往。想想每家能分上三四百斤,一个个乐得睡觉都合不拢嘴。

干活的回来了,立刻就马不停蹄,进山采药。壮劳力都回来,就把妇女们都替换下来,因为采药这活计,妇女最胜任。一来劳动量并不太大,二来妇女干活细致,不像男人毛了三光的。顶多就是从山下往回运的时候,叫老爷们挑就成。

这天早晨,天刚亮,广大的老娘们就开始集合,一个个都挎着土篮子,筐里是卷好的麻袋,肩膀上都扛着一把小铁锹;身上穿着粗布围裙,胳膊上带着半截套袖,手上都戴着劳保手套,是胖子专程从县里淘弄来的。

李队长亲自挂帅,胖子、老药子他们是领队,率领一百多名娘子军,浩浩荡荡,向大青山进发。

到了山里,队伍就分成四份,分别开赴到四块药园子。其中,采集五味子的相对来说最为容易,所以人也最少。五味子一簇一簇挂在枝头,就跟葡萄似的。颜色也是紫红色,就是颗粒稍微小了点。

胖子挎着篮子,一会就采了一大筐。那些妇女都说:“胖子干这活有点屈才,小娃子都能干啊。”

说的胖子也不好意思再跟着混,嘿嘿几声,往别的林子溜达。

五味子好摘,而刺五加则不大好对付,顾名思义,这东西的树枝上密生着针状的小刺,容易扎手。

刺五加的药用部分是树根和根茎,所以又名“五加皮”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刺五加跟人参都是同一科,都属于五加科,在药理药性上相近;只不过刺五加更加常见,而人参由于采挖得太严重,所以比较稀少。

林间的土壤比较疏松,所以就算是这些妇女,也很容易就挖到刺五加的根系,这玩意在地下窜根子,根系的分支特别多。大伙采挖的,主要就是其中的一些分支。要是连主根一起刨掉,那就不能循环利用了。

胖子溜达过来视察的时候,只见这些妇女同志都猫腰蹲在地上,手里拿着小锹和小斧子,把一节一节的根茎砍下来,都是一节一节的,表面是黑褐色,还有不少褶皱。放在鼻子下面一闻,香气特异。

“胖子,瞎溜达啥啊,赶紧帮嫂子干活!”一个老娘们嘴里吆喝着,手上却照样干活,把挖出来的土回填,然后再踩实。

“嘿嘿,俺是火头军,一会负责给你们做饭。”胖子说得没错,刚才都把锅支上了。山上山下来回跑,时间都花在走路上,所以大伙早晨都自个带了干粮,胖子负责给热乎一下就成。

“哎呦呦——倒翻天罡了,你们老爷们干活,俺们妇女做饭才对!”村里的这些老娘们,一个个嘴上也都不饶人。而且还经常动手动脚,联合起来,敢把老爷们扒光腚,你说尿性不尿性。

胖子当然知道厉害,赶紧撤退,这叫惹不起躲得起,万一把她们惹毛了,真动起手来,胖子恐怕就要遭罪。

很快就又晃悠到采摘黄芪的那片林子,只见大伙正拿着铁锹挖呢。黄芪地面上的茎干并不长,也就二尺左右;药用部分是地下的根茎,也有二三尺长。上面粗,能有三四公分,越往下越细,但是很少有分支。

这种完全根部入药的,挖一棵肯定就要破坏一棵。所以实现胖子跟老药子就商量好了:挖一半留一半,种子落地之后,年年又能长出不少,也算是循环利用了。

把黄芪的根拔出来之后,颜色淡黄,闻起来稍微有点豆腥气,晾干之后就可以切片。黄芪分布广泛,唯独东北的质量最佳,所以称为“北芪”。当地有民谣说:“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

胖子干脆就跟抢过一把铁锹,跟着干起来,然后就跟拔萝卜似的,把黄芪根拔出来,再把土都回填,这也是一条必须遵守的原则——大青山是自个家的,不能瞎祸祸。

干得正来劲呢,妇女们就纷纷吵嚷:“胖子,干活别净往老娘们堆里扎啊,想揩油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