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李儒在凉州军团内部似乎并不的势!
众所周知。李儒曾是凉州军团里最著名的智谋之士(贾诩未出头的情况下。辅佐董卓之时。几乎以一已之力助董卓扫除种种障碍。使的董卓权倾朝野无人能及。李儒的才华没人能够漠视。然而。凉州军团中各位大佬级人物兵逼长安。重掌大权后。李儒的的位顿时变的尴尬起来。造成这种变化的并非李儒的才华。而是他的身份。
他是董卓的女婿!
董卓生前。在凉州军中的威望无人能及。凉州军的各位大佬一个个都规规矩矩老老实实。但董卓已死。亲族尽皆伏诛。只剩下一个肩不能挑背不能扛的李儒。纵有满腹良策奇谋。也压制不住那些手握兵权的凉州军阀。谁也不想放弃到手的权力。以。就算李儒是董卓的女婿。就算他才华横溢。也只有对不住了。投闲置散还算是客气的。若李儒不是谋臣而是有点实力的武将。抑或不是董卓之婿而是董卓之子。搞不好连活下来都难!
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类似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其二。李儒似乎并不打算在凉州军团里谋个闲职。而是选择继续为无敌东子效力!
以李儒的睿智。应该看出自己留在凉州军团里绝不会有好下场。说不定他现在连凉州军团未来的分裂都已想到了。如果阿牛的第一条推断成立。第二条推断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个结果。并不是阿牛希望看到的。如果不是无敌东子也在场。阿牛说不定已盛情邀请李儒。“到凤翔小住几日”。正所谓盗亦有道。即使凤翔与博古势成水火。当着别人面挖墙角的事情。某城主还做不出来。按某城主自己的话来说。这是。。。“素质问题”。
“我还是有些低估了先生的布局。早知如此。我就该早点带部队返回洛阳。也不用象现在这般对上西凉铁骑。这三千铁骑赶来助战。先生应该花了不少气力?”
阿牛看似不经意的问道。还无比惆怅的叹了一口气。似在为凤翔军陷入险境郁闷。又象是为李儒的不幸遭遇扼腕。
这句话落在李儒耳里。却又有不一样的解读:“他竟然知道这三千骑兵来之不易。明显是判断出了。我在凉州军团里的尴尬处境。。。”阿牛从他随口一句话里揣摩出这多东西。让李儒不禁暗自有些后悔。心下对凤翔城主的忌惮。又深了几分。
有念及此。李儒岔开话题不答反问:“对了。尚有一事不明。阿牛城主何以知道。我一定会出来相见?”
某城主答的很快。洒然道:“只要你在。就应该出来。”
无敌东子瞪了阿牛一眼。显然他以为阿牛在故弄玄虚。李儒却默然无语。只有他知道。某城主讲的没错。
,如阿牛所说。他应该出来!
李儒不可能一辈子隐姓埋名。他将来还需要行走在阳光下。不趁着凉州军团掌权的时候漂白。难道还要等凉州军团再次倒台?与其今后煞费苦'的寻找机会。还不如顺势在数万人面前闪亮登场。对李儒而言。现在是他最好的复出机会。就算将来凉州军团土崩瓦解。复出后远离朝堂斗争的李儒。也有望独善其身!
就算他想继续隐藏下去。恐怕也难以实现了。凤翔已经猜到了他的身份。至于现在出来会不会有被挟持危险。凤翔城主在民间的良好声誉。同样是阿牛的负担。以李儒的智慧。当然知道阿牛不会行此不智之举。毕竟。有两万多双眼睛望着。
李儒没有继续试探某城主的智慧。将阿牛与无敌东子放在一起略作对比。高下之别一目了然。李儒不想让自己更加不痛快。无敌东子低声向李儒简单的讲述了刚才与阿牛的谈话。李儒垂首听着不发一言。直至
子讲完。他才抬起头来。望向阿牛。“我已经出来了城主。现在可以讲了吗?”
李儒问的。当然就是:谁是告密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