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荡皇帝秘史

第四十九章 未来的谋士们(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萧若点点头。

冯籍便道:“小生听闻胡人马快骑术好。来去如风。侵略如火。而黄河以北之地以平原山丘居多,一马平川,罕有江河。胡骑驱驰自如,来去倏忽,有利于敌而不利于我。我汉族大军诚不易与敌……”

萧若不愿他保保而谈下去。开门见山问道:“依你之见如何?”

这举子答道:“依小生之见、我军可以示弱于敌,大军不渡黄河、在黄河以南扎营待敌。待胡人渡河来攻,我军全力迎头痛击,胡人受阻于黄河天险,无路可退,势必全军覆灭。如此、则天时、地利、人和当在我方,可操必胜。”

萧若听完,不置可否,指着左侧空地道:“你站到这儿来。”

冯籍受宠若惊、只道这一番话使皇帝对自己另眼有加、看来今科中有望了,乐颠颠走过来站在左侧。

龙椅左右诸将早得皇帝叮嘱,不管举子们说的对与错,都一个字不说。任他们尽情挥。

萧若道:“与冯籍看法一致的就不用说了,哪位还有其他想法?

话音落处,就见一个手拄拐相的老书生颤巍巍走了出来,满头白如银,黑渡地面皮上一道道尽是皱纹,少说有六七十岁。

萧若眉头暗皱、见他还要颤巍巍行礼,连忙叫他免礼,忍不住问道:“老先生,您老仙寿几何?

“回皇上,老臣个年七十有三。”老书生嗓音嘶哑,吐字已不是很清晰。他得皇帝问候,精神显得根是亢奋,道:“老臣于太德八年中举,距今足足有三十六年,先后十二次赴京赶考、一回都没落,这回已……已是第十三、三回了!”他左手拄杖,右手努力在皇帝面前比划出三根手指。

萧若心底里一阵不舒服,也不知该说他可敬还是可悲,“那就清先生对当今战局表一番高见吧!”萧若背地里暗叹一声,只要他的见解不是太离谱,今科就给他一个末名进士,免得他死不瞑目。

“古人云:兵看,凶器也,圣人不得以而用之。”老书生双目微闭。插头晃脑的说着、“又云:内圣外王。内圣。内而成就圣贤之德:外王,外而拒行仁政王道……

“行了,清老先生用简短一两句话说明你的看法。萧若本来很不情愿打断他说话的,实在忍不住了,这里一两干人总不能光听他老人家调书袋吧!

老书生闻言、迟钝的哦了一声、闭目冥想了老半天、方才缓缓开言:“老臣以为。兵凶战危。兴师攻伐实非智看所为。不如罢兵息武。推行王道,修明政治。弘德崇礼,教化万邦……如此,不出数年,必使夷狄宾服,群蛮俯,重现尧舜圣德之世。以德服人,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也!”

语音薛落,举子人群中响起一阵难以抑制的讥笑之声。举子们神情各异。

萧若听得面孔痛苦的抽搐一下,右手指着右侧空地,**道:“清老先生站到那里去。”

老书生应是行礼,拄着拐杖颤巍巍走了过去,面带得意之色。

萧若目光回到众举子身上,左方扫视一遍,道:“与前面两位主张一致地就不用说了。哪位还有其他想法?

接下来,又有几名举子踊跃言。除了都面两人一个主张守黄河南岸、一个主张罢兵修仁政,其余的人都主张捍军渡过黄河,在华北平原迎头痛击入侵胡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