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需要的,是一种在常态下,完全不会衰变的核材料。
他试了另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名叫质中子注入法。
他先将超过300种元素的原子,从蓝水星的海水中全部提纯出来。
每种元素的原子。取一亿个,然后开始原子核轰击实验。
在静场空间中,300亿个原子,每个原子的原子核,他先轰击一个质子进去,看其能否保持稳定。
然后,再轰中子进去,轰击的个数,为一二三个不等,但至少会轰击一个以上。
这样。所有原子核,都开始了增加一个质子后,再递增一二三个数量不等中子的实验过程。
这个过程中,有些原子核崩溃了,裂变成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稳定元素。
还有些原子核,坚持了下来,完成了原子量不断累积的过程。
最终,经过不断筛选,天明挑出了60余种非常稳定。原子量却非常大的元素出来……这其中大部分,都是从来没出现过的新元素。
然后,天明再对这60余种元素进行增值,每样都生产了100g。测量其放射性。
结果,有48种元素有放射性,甚至,有一种元素在衰变的过程中。释放出了数十个中子,从而引发了恐怖的链式反应,在天明的异能空间内发生了爆炸。其爆炸当量,应当在300吨t-nt以上。
不过还好,这没有对有所准备的天明,产生什么伤害,他只不过马上将那种元素排除了。
没有放射性的10多种元素,天明不确定其是否足够稳定。
于是,他又做了几次质子轰击实验,最后,找到了10余种元素的边界值,选用其中4种,作为候选材料。
最后,为了选出最适合充当核材料的物质,天明做了高能中子轰击实验——看看在高能中子的轰击下,核材料,是否会发生裂变?
结果,四种元素中,天明找到了最适合充当核材料的元素——核能一号。
核能一号的原子量为343,质子数117个,中子数226个。
核能一号的原子核,遭遇到一个动能为986ev的高能中子轰击时,原子核内部的稳定结构,立刻裂变瓦解,然后,生成五六种原子量较小的新物质,并释放出8个自由的中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