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涵再次上前,这回他放弃用无间侧踢技,准备以晃打近身击打,如果胡世杰再想倒地,以他的反应足可以轻松上前用摔技。
胡世杰看破赵宇涵意图,右脚低位侧踢,控制赵宇涵距离。
象他们这种境界的拳手一拳一腿都不容易挺受,赵宇涵不会无视胡世杰的低位侧踢。在高中时胡世杰便是随机应变的高手,经过这么多年的成长,各方面条件已经成熟,隐藏的实力绝对不象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不然魂也不会将胡世杰决定胜负的拳称为破天之拳。
赵宇涵又放弃晃打侧滑闪开,胡世杰重归防守之道,一双眼瞪得如铜铃,身体肌肉张驰有致,随时处在暴发之下。
赵宇涵没见过胡世杰双眼瞪得如此大的时候,而且双眼大却投在虚处,感觉特别别扭,另外从胡世杰身上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气势,显得缥缈。
他想起以前父亲给他讲解过的一段道德经里的话: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句话的意思是:
天地之间就好像一个风箱一样,如果没有人去摇动它,它就虚静无为,但是它生风的本性仍然是不变的。如果有人去拉动它,那麽风就自然吹出来。因此心境是无为的,妄作主张不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吗?倒不如守住中和之道。
譬如说:一、眼睛如果不多看,魂气就隐藏在肝脏;二、鼻子如果不多嗅,魄气就隐藏在肺脏;三、嘴巴如果不多说,神气就隐藏在心脏;四、耳朵如果不多听,精气就隐藏在肾脏;五、身体如果不多动,意气就隐藏在脾脏。
以上这五种神气如果能够守中,身体中的五气自然归於本位,浊精自然化为元气,元气自然化为神气,神气自然归於虚无之中,这就是修身的要诀,性命的关键。
当时父亲在解释完这句话又放在武道上面解释了一遍。
天地为静,风为动,风是天地生,动静相宜。人立足天地不动为静,收五官内敛,精气神合一,无作无为,心无波无欲,但是反击之势天成。如果大意,破势立现。关键一点在于虚无。
照此看来胡世杰竟是到了这层境界。
可能在实力上与巴不伦并不相上下,前面下的论断倒是随便了一些,试想进入到前十四名靠混是混不来的。
赵宇涵小心谨慎一步步挪过去,左刺拳试探,胡世杰右拳护面挡左拳同时直拳闪电出击,赵宇涵头左偏闪过,惊见胡世杰右摆拳。赵宇涵矮身想以右上勾拳反击,右面立感生风,连忙后滑步退开,胡世杰左拳从眼前划过。
好个攻防一体,快速密不透风,如果不是反应快,相信会被胡世杰连击了,没想到一记试探性的刺拳会引来如此强而有力的反击,眼前的胡世杰如同一个生风的机器,只要去碰一下,必定会遭到风一般快速的打击。
这是怎样的防守?
原来虚无能将敏感提高到令人心悸的高度。
赵宇涵自从修行回来,认为凭超强的反应可以一路高歌前进,结果先遇到巴不伦,后遇到胡世杰,这俩人所表现出的对武道的特有理解丝毫不惧他超乎寻常的反应,要想在他们身上轻易获胜谈何容易。他身体不免发热,与强手对战让血更为沸腾。
他气势高涨外放,全力以付,整个拳台弥漫狂热气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