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大亨

第二百二十九章.《鲁迅全集》的版本(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林逸笑了笑,说:“我可不可以随便看看?”

“当然可以,你请便。”李为民不觉得这里有啥好看的,作为学校校长,这图书馆他也来过几次,虽然有很多不错的好书,却都是脏兮兮的,要么就是被老鼠啃咬过,对于喜欢新书,喜欢闻新书味道的他来说,这些书都是不起眼的。

实际上作为读书人,这也是李为民和林逸最大的区别。能让林为民亢奋的是对新书的“占有欲”,能让林逸亢奋的则是对旧书的“捡漏欲”。

如果把书籍比做成女子,那么林逸就是在解救“风尘女子”,而林为民则是在娶“良家妇女”。

不过同样作为爱书之人,林为民看到自己打理的图书馆如此模样,还是很惭愧的,就说:“本来这些书都应该好好保管的,可是学校目前这情况……唉!连学生上课的地方都没有,又怎么维护这样的图书馆的难听点,活人的事儿都办不好,又怎么有空去打理这些旧书?”一声叹息。

林逸理解他的难处,随手拿起一本书,却是七十年代的学习雷锋好榜样》儿童读物。再看另一本,同样是七十年代的,不过却是红皮本的十万个为什么》。

林逸翻了几下,可惜不成套,只有第三四,六七本,品相还很差,显然,都快被人翻烂了。

林逸清楚这套书,文-革版十万个为什么》应该是上海出版社出版的,一套21册,其中前面红皮本14册,后面蓝皮本7册。这套书印刷量极大,曾经有一段时间被热炒,一版一印九品左右几乎可以卖到上千块;如今价格回落下来,大全套的价码处在600元左右。

林逸继续翻看,这次却发现了几本1973年人民文学出版的鲁迅小白本,分别是风月杂谈》,而已集》,二心集》,以及彷徨》和呐喊》等。

这套书林逸也清楚,一套应该是24本,印量那也是相当的大,那时候“鲁迅热”点燃全国,基本上稍微有点文化的就都看鲁迅著作,因为这是主席钦点的文学读物,无形中,就把鲁迅先生捧上了“神坛”。

这套小白本基本上封面都有鲁迅的头像,显得简约朴素大方,因此深受藏书者喜爱,基本上只要是喜欢收藏书的,家里面都会有几本这种物美价廉的鲁迅著作。以前这种书还很容易收集齐毕,往往在旧书摊上两三块钱就能买到手---当然那本超厚的集外集拾遗》除外;可是现在,由于喜欢旧书的人多了,已经很难在书摊上看到,就算看到了,也是品相极差,想要一口气收集完24本大全套,非要花了点力气和银子不可。比如在网上这样的一套书品相好的如今已经被炒到了300多。

实际上,说起鲁迅的著作,就不得不提“鲁迅大全套”。

从民国开始,鲁迅大全套就陆续出版过,比如说---

民国版鲁迅全集》,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初版,全套(20卷20册全)红布面精装本,外带赠书1册全集补遗续编》总共21册,品相好的如今网上价格已经高达2---3万元。

1973版鲁迅全集》,甲种本,全套1---16卷,精装+书衣+胶套1973年一版一印,如今价格高达3000元左右。

1981年版鲁迅全集》,大32开,精装版,16本全套,一版一印,如今价格高达1---2500元。

如果再加上之前那套内容精简一些的“小白本”,这就是鲁迅全集》非常重要的四个版本。

很幸运地,林逸很快就在另一张堆满旧书的桌子上找到了三本1973年的鲁迅全集》,不幸的是,这三本的品相都差到爆,估计只能卖废品了。

不过让林逸纳闷的是,这种小学图书馆怎么塞这么多学问高深的鲁迅著作?孩子们能看得懂吗?

不过很快林逸就释然了,估计这些旧书都是文-革活着文-革以后遗留下来的,学校经济困难,又无法添新书,只好让孩子们啃这些“大部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