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大亨

第三百四十四章.书林大会(2 / 5)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所以要藏书,就必须要藏珍本,藏孤本,善本,以及缺本和初版本。因为从投资方面来看,未来只有这些书籍的品种,才会大幅度升值。”

正是因为有这两位前辈的“谆谆教导”,林逸在这次南京之行中,才会“大胆吞珍本,小心购旧书”,用以藏养藏的手法,来为自己扩充实力。

尤其今天上午的时候,海棠已经打电话过来告诉林逸,林逸昨天淘来的那两本书清代人物肖像图册》和双照楼诗词稿》的市场价格大致出来了。

香港和内地对这两本书的价格分析各不相同。

香港:

清代人物肖像图册》,估价大概在80万---120万左右。

双照楼诗词稿》,估价大概在50万---80万左右。

内地:

清代人物肖像图册》,估价大概在60万---90万左右。

双照楼诗词稿》,估价大概在90万---140万左右。

……

如此微妙的差异,不禁让林逸莞尔。很显然,在香港清代人物肖像图册》的估价要比诗词稿高得多。而在内地恰好相反。实际上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香港和内地的文化氛围不一样。

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一向在拍卖中最吃香也最厉害的就是“艺术品拍卖”,恰好清代人物肖像图册》也属于艺术片范畴,并且是清末人物画的精品,一直以来从未出现过,能够最高估价到120万,还是保守的,在林逸来看,如果真的上拍,估计能够突破150万。

至于内地,原本人多地广,从民国到建国,文化传承应该是超过台湾和香港底子最厚实的,可恰恰相反,由于十年运动,搞得文人凋零,文化断层,以至于现在热炒民国新文学,就是为了把这段断裂的文化岩层弥补起来,因此整个文化界对于诗词等传统文化非常之热衷。这也就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诗词稿反而在内地的估价会超过那本画册了。

不过这些对林逸来说,没有丝毫影响,反正他在香港和内地都有关系,完全可以把两本书分开进行上拍,最终画册可以达到120万,那本诗词稿可以达到130万,合起来差不多250万,而自己为了这两本书一共花费了才30万,在价格方面足足翻了8倍,这---就是淘书捡漏的魅力。

……

此刻,林逸心情无比舒爽,一想到一下子赚足200来万,不禁眉飞色舞。

“看你那色样,看美女都看得流口水了吧!”林逸疾转过头来,见黄蓉正拎着几袋方便面朝自己走来。

林逸一笑,故作姿态地赞叹道:“哇,不会吧,难道你要请我吃面,刚好我的肚子饿了?是哪个牌子的,牌子差了我可不吃!”

黄蓉作势要把方便面袋向林逸兜头砸过来,恨道:“想得美,你一个无业游民也想吃面---哼,自己买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