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老了,不过他觉得自己应该能够过上好生活了,身边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见了谁都笑着的老伴儿。
这时候社会上开始了捐献运动,很多大户人家都把家中的宝贝捐给了国家,捐给博物馆,档案馆什么的。
他也想捐,拿了那19本古书,跑大老远去了县城,可是那博物馆把门的不让他进,说领导没在家,让他下次再来。他好不容易拦住了一个工作人员,那人看了看他的书,然后告诉他,同志,这些还是拿回去吧,没啥大价值。
他一腔热血而来,却只能拿了那些古书再跑回家,老伴问他怎么没办成?他回答说,草蛋的,那些人不识货!
……
风云变幻,大-跃进,十年浩劫---
那19本古书经历了水火兵还有天灾,依然保存完好。
一代传给一代。
一代守护一代。
就这样世代相传,终于到了今天。
物是人非,藏书的人已老。
这套书却崭新如故。
……
林逸从幻境中回转过来,看向那套书---古朴的暗黄色书皮、淡蓝色的书名标签、仿宋体的十三经注疏》五个大字书名,这是明万历版的典型版式。书的首页上赫然钤盖着“礼部之印”的红色印章,书口上“万历二十一年刊”几个小字历历在目---此书不但是万历官版,而且是清廷礼部的藏书。
此书文献上应该称之为“北监本”,所有的图书馆、博物馆都不见有收藏。更可贵的是,这部书在清初为礼部藏书,这恐怕是世间惟此一份了。
林逸查看这本书的时候,其他人也都看得一清二楚,这周围不乏一些识货的人,一眼就看出来这套谁的价值来。
“十三经注疏》,明版官刻?不错,很不错!”
“看到那礼部之印了吗?难道这是监本?”
惊叹声,接连不断。
对于这些爱书之人来说,一个明版官刻已经了不得了,竟然还是清代礼部藏书,那就更加了不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