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大亨

第五百六十二章.神仙汤(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林逸倒真是想要讨教一番。

旁边老曹就嗤笑道:“你这伙计,虽然我们不是本地人,可也是见过世面的……能被称之为‘神仙汤’绝不会是这样的场所,至少也应该是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吧!”

堂倌呵呵一笑道:“有道是泥巴坛子装香酒,咱这澡堂子靠的不是这不上眼的脸面,而是上面这幅牌匾!”说完用手一指澡堂上面,“现我就给四位说一说这牌匾的来历。洗不洗没关系,就当个故事听吧。”

林逸四人望着牌匾,古朴大气,却暗淡无光,不过看起来却像是老物件。难道说,这牌匾还有什么了不起的来历不成?!

林逸听后说:“那好,我们就洗耳恭听!”

堂倌见他们安静了下来,站台阶上说:“咱这个澡堂子那可不是吹,有几百年的历史啦,你们看看这房子,虽然看起来很旧,可它有历史,有故事……这历史和故事可不是用钱就能买的到的。你们知道这匾上的‘神仙汤’是谁封的吗?这是咱乾隆爷封的。咱这澡堂子乾隆爷曾洗过澡,一洗呀,感觉舒服,舒坦,比做神仙都爽,于是就大手一挥,亲自写了这个牌匾---因此,这‘神仙汤’三个字是御笔,你看这字写得龙飞凤舞,多好!”

说到这,他一把拽过林逸指着牌匾上的字说:“这位爷一看就是个识文断字见过世面的人,你好好认认这字,是不是乾隆的笔体?”

林逸笑嘻嘻地说:“是乾隆的字体。”

他这话一出口,老曹。老黄和贺大宝三人不由对这幅牌匾另眼相看了。

要知道,林逸可是号称“书画双绝”,在毛笔字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而乾隆这位清朝皇帝的笔迹在书法界也是很有名的,有名不是因为他很好,而是争议很大。

乾隆皇帝是清朝第六代君主,在位六十年,活了八十九岁,是历代皇帝中寿命最长者。他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享受了七代同堂的天伦之乐。乾隆好读书,善诗文。据说他一生作文一千三百多篇,写诗四万余首(自然,其中许多是由他的臣下草拟的)。乾隆喜书法,写得一手好字,其字圆润遒丽,很有功底。每到一处,必要御笔垂青。西湖十景就是由他亲手题的碑。这些爱好对乾隆健脑、强身、养性,是大有裨益的。

乾隆的字,不少人骂娘,有人说没有骨架,有人批评媚俗。

其实,乾隆从师二王,亦学赵孟頫,字写的很好。绣丽流畅,功底很深。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乾隆善楷书、行书和行草书。他的书法师承,早年学的是其祖父康熙。而康熙帝的字受其老师沈荃的指导,康熙曾言“沈荃教朕字尽六十年弗衰”。沈荃的书法则师法董其昌和米芾,上溯至晋唐诸家,故乾隆帝早年之书,较多地受到董、米、钟、王的影响应该是可信的。

约中年以后,乾隆帝酷爱赵孟的字。在他的影响下,清中期的书风从尚董转为崇赵。乾隆帝不仅大力提倡群臣学赵书,而且自己也临仿不息,力求肖似。

此牌匾上“神仙汤”三字乃是行书,而乾隆传世也以行书为多,这也是他最擅长的书体。此扁通体笔墨流畅,可以说乾隆书法中的上品。

林逸对乾隆的书法娓娓道来,简直精确到了顶点。老曹等人听得目瞪口呆,心说,都知道林兄弟有文化,没想到文化深到这种程度,懂得也忒多了!

那堂倌更是对着林逸竖起大拇指,说:“这位爷,您厉害!能看出这字是乾隆爷写的不简单,更不简单的是你说得这么清清楚楚,简直是活字典啊。”

那堂倌心中高兴,刚要开口,却听林逸继续道:“是乾隆的字体没错,不过这牌匾却是假的!”

众人又是一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