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慕白点了点头,心忖:贞观朝的官吏,的确是与众不同……一个小小的八品官吏,也这么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不久,军士们的资料取来了,每份资料都很详实,从年齿身高到出身经历,无一遗漏,甚至还有哪些人有什么生活习惯,或是擅长什么缺点是什么,都有记录。
童文海告诉秦慕白说,这其中的大部份资料,都是入兵参选时记录下来的,百骑衙属只是负责了统计和收集。
这也就是说,负责选兵的官吏们在一开始就是做足了功夫,所以后面的工作才会如此轻松。秦慕白不由得心中暗叹: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贞观大唐的强盛与繁荣,果然不是偶然!
身处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拿出积极性来做事。大唐的这台国家机器,因而运转得良好又高效。
百骑衙属里衣食不缺,现在的基础操练也不用自己过问,秦慕白在书房里闭门三天办了三件的事情。一是将所有将士的资料浏览了一遍,做到心中有了个大概印象;二是自己背下了皇帝制定下的军规;三是制定出了详细的训练计划。
三天当中,秦慕白接见了童文海几次,找他询问百骑的情况。童文海回话说,一切正常。现在的百骑除了日常训练,将士们都在争分夺妙的背军规,唯恐考试不合格被除名。
三天之后进行的军规考试,在一股紧张又严肃的气氛中进行。由兼职长史李君羡监考,非常正式。所有人必须在既定的时间内默写出军规全文。考试的结果让秦慕白非常满意——全部通过。
考试本身并不难,通过其实是在情理之中。真正让秦慕白满意的却不是他们的考试成绩,而是自己下达的第一道命令,算是得到了彻底的落实和贯彻。也就是说,自己在这群骄傲的仕族子弟中间,至少先建立起了一点权威,至少现在没人敢忽视和挑衅他。
考试结束后,满营欢庆。众军士们就像是打了一场胜仗一样的开怀舒坦。
这时候秦慕白也没吝啬了自己的赞美,将自己麾下的兄弟夸了个结实。还特意点了一些人的名字来刻意表扬,或夸他们的箭术出众,或夸他们的马术一流,这些当然是他从资料里了解来的。还有一些人直接被他夸成了“高大英武”、“一表人才”。
大家都知道,秦慕白本身就是正大光明技压群雄的夺得了百骑使,武艺的含金量相当之高,而且他本身就长相外形俱佳。被高手称赞武艺出色,自然比被一个外行人吹捧舒坦受用。同样的道理,被一个帅哥夸奖外形,远比被一个丑八怪羡慕来得愉快。
政治无处不在,与人相处就是学问,秦慕白显然深黯此道。于是这些当众被夸的典型份子,颇有了几分优越感,同时也对秦慕白生出几分好感与亲近来。
看到这一幕幕,李君羡只能暗暗摇头咋舌:秦慕白这小子收拾人心的本事,非同一般,他仿佛就读懂了这些士兵的心思一样。由点及面,少数典型慢慢带动更多的人……假以时间,这些对秦慕白有好感倾向的人会越来越多——我带了这么多年的兵,也远不如他啊!
随后,秦慕白将自己制定的训练计划拿给了李君羡看。李君羡才看了没几行,就大摇其头:“这不好吧?百骑是陛下亲勋,当苦练。你把七个时辰的训练时间改作了五个时辰,比一般的普通军队还要少,这怎么成?”
“李将军,兵在精,而不在多;同样的,训练在于有效,也不在于冗长。”秦慕白说道,“你且先看看我详细的训练科目标和计划,再作评定吧!”
李君羡满腹狐疑的看了一阵,表情渐渐变得惊异,最后咋舌了:“你这是什么稀奇古怪的训练方法?把最重要的马术、射箭、兵器这些反而沦为了次要,主要训练什么飞刀、越野、野外求生、一招制敌、急救自救、胆量与耐力……我,我是看都看不懂!”
“呵呵,这些人的马术箭术兵器方面的本事,本来就很出众了,还有必要在这些方面猛练吗?补强弱项和弥补空白才是最有意义的。”秦慕白摇了摇头,就不跟他说什么‘木桶效应’了,笑道,“成效决定一切,我会让结果来证明的。”
李君羡撇了撇嘴,怀疑的摇头:“你认为皇帝会同意你这稀奇古怪的训练方法吗?”
“我根本没打算去向陛下请示,问他是否同意。”秦慕白微笑道,“皇帝跟我说过,只要我将百骑训练成一支真正的精锐之师,却没有要求我如何训练。我只须让陛下看到结果就行了。陛下日理万机,用得着事无巨细都去向他请示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