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巅峰狂少

第354章 论道,交锋!(1 / 2)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中年男子身材高大,面容古朴,头戴切云冠,身穿曲裙袍,长缨结于颌下,腰束大带,端坐于凉亭中,双目如星辰,深邃智慧,宛如一个和善之人,微笑看着碑林对面的苏寒。
苏寒心神微动。
看此人穿着,应该是来自战国时期。
此地又是稷下学宫。
荀子!
发明帝王之术,提倡人性本恶的大能,没想在稷下学宫遗址见到。
两人之间隔着一片碑林。
中年男子笑道:“我叫荀卿,镇守学宫两千五百年,终于等到了你。有缘人,外面是什么样子?”
荀子,名况,字卿。
此人果然是荀子。
苏寒思索片刻,回答道:“如今华夏,人人如龙。”
荀子面露沉思,又问道:“不知道哪国一统天下?”
“秦国。”
苏寒盯着荀子的眼睛,发现他有点失望,“前辈的弟子李斯辅助秦国嬴政一统华夏,成为千古帝王。”
“李斯?”
荀子眉头紧锁,摇摇头,失笑道,“韩非得我真传,是我最看好的弟子,没想却是李斯。李斯虽然是我弟子,不过他喜欢权谋,若是他当权,必然会乱天下,非百姓之福。”不待苏寒说话,又道,“秦四世有胜,数也,非幸也。秦国政治尚可,不过太重视刑法吏治,轻视仁义道德,为何会统一九州?”
“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
荀子陷入久久深思,没想到是秦国统一天下,最为重视的弟子韩飞没成功,反而是资质一般的李斯乱了天下。
“现在是秦国几世?”
荀子叹息之后,又问道。
苏寒站在碑林外,没有朝凉亭走,回答道:“二世便亡。”
荀子笑了,点头道:“制天命而用之,治天命,裁万物,驰能而化之,刑法吏治不应天道,人力有时能胜天一子,可是天人分明,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乱在人心,人性本恶,乱之源头。我想如今的社会也不能说是人人如龙,不然为何会有战争呢?”
苏寒听了荀子的话,觉得有道理,不愧是古代大能。
荀子是古代最有分量的几个圣贤之一,通过聊天,他主张的圣贤之意,没有违背本心,越发让苏寒肯定其身份。
荀子既然是古代大能,应该不会害人。
苏寒的顾虑打消,于是问道:“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圣贤聚集之地,为何消失多年,导致不少圣贤书无法流传至今,前辈,可否为我解惑?”
荀子望着苏寒,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读圣贤书,悟圣贤道,圣贤之道,拯救苍生,我观你体内圣贤之气澎湃如江河,显然是把读圣贤书当做一种修行手段,而我们当初创造圣贤书,不过是为了弥补天道缺陷,拯救天下苍生,我们有理想,并非只想变强。个人修为之强大,其实与天下苍生无关。人人如龙,虚无缥缈。”
苏寒敬畏道:“前辈境界,后人不能及。”
他突然想到当年在魔窟遭遇圣主时,对方曾问过,数千年华夏文明,为何最经典的文章来自两千多年前,四书五经,旷世之作,今人却无法创造任何一部相媲美的经典,是社会在倒退吗?既然社会倒退,为何站在云端之封号,不能革新,与魔窟一起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当时苏寒沉默,不知道如何回答。
这是他长久以来对圣贤之术的疑惑,不过看到荀子之后,慢慢有了答案。
前人摸索,后人继承。
本是传承过程,却无法创新,固守成规,自然不能创造出堪比圣贤经典的文章。
荀子又道:“稷下学宫,百圣论道,诸子百家,各有千秋,当时创造圣贤书,其实就是为了镇压一种东西。”
苏寒脸色微变,竖耳倾听。
荀子刚开始论述,始终姿态平和,不过提起那样东西,脸色凝重,沉声道:“浩瀚宇宙星空,是否只有人类是唯一智慧生命?”
苏寒摇头,道:“宇宙很大,人类很小,地球只是宇宙星空一粒尘埃,或许说尘埃都算不上。”
荀子点头,诧异道:“听你的语气,为何如此肯定?”
苏寒道:“我们所在的世界叫地球,地球是围绕太阳公转的九大行星之一,太阳便是我们头顶的恒星,而银河系将近4000亿颗恒星,也就是说,银河系很可能存在4000亿颗跟地球相似的生命星球。”
荀子震惊道:“此话怎么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