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想办法追求郎君吧。”
“嗯?见过夫人。”
高明月笑了笑,道:“你先得做自己,大胆地展示你的好,才能教阿郎喜欢”
“是时候向北人展现我的实力了。”
议事堂上,李瑕玩笑般地说了一句,道:“孔仙、张珏的兵马出发了?”
“回复了。”韩祈安道:“孔仙可抽调利州西路精兵一千八百人,张珏可从川西各地抽调精兵三千人,此时应已开拔北上。”
“能保证驻地不生乱子?”
“能。”
“如此一来,我们能调动的精锐兵力便是八千余人了。”
韩祈安道:“在保证川蜀驻防的情况下,这已是尽了全力。”
话到这里,他脸色又为难起来。
“朝廷下拨的六千万贯还在从京湖等地调运,如今钱粮还未完全运到,阿郎已将这一年的钱额用尽了”
“只要能拿下关中,明年的钱粮犹可应付吧?后年便有田税。”
“唉。”韩祈安叹息一声,道:“这次之后,还请阿郎稳妥些吧。”
李瑕笑了笑,安抚道:“好,我答应以宁先生,往后一定留足钱粮。”
“既如此,征大理的计划是否缓一些?”
“不必,关中由我主事,够了。依旧是让聂仲由、易士英、高长寿取大理。”
“这是两面作战”
“两面作战,至少也能拿一个不是吗?”李瑕又问道:“高长寿到哪了?”
不得不说,昭通城太远。
李瑕年前回到川蜀,邀高长寿北上商讨攻大理之事。一直到二月初十,高长寿一行才抵达汉中。
他成熟不少,颌下蓄了胡子,不像以往那翩翩公子,沉稳了许多,也是沧桑了许多。
再见面,他用力抱了抱李瑕,已是两眼通红。
之后便是高长寿许多的絮叨。
“几年了?你已当了我的妹夫,你们的婚宴我却没到场”
“昭通、威宁城建起来了,每日都有商队经过,不容易真的不容易”
“我又生了个儿子,还没起名字,想让你给他起个名字”
好不容易,叙过别情,李瑕带着高长寿、聂仲由到了议事堂,讨论起南征之事。
“汉中这边驻防不能撤,我能抽调的兵力只有六千,且还要谋关中,只能让聂仲由领三千精锐与你南征。我已命潼川府路调集一万兵力,由易士英率领,但不是精兵。”
“够了,加上昭通、威宁我的人马,勉强有两万兵力。其中有精锐五千,足以平大理。”高长寿道:“但我担忧的是之后的钱粮。”
“有。”李瑕道:“头批的粮草我已备好,从京湖走水路运往叙州。之后,每三个月会调一次钱粮。”
高长寿忽然笑了笑。
他上前,双手抱住李瑕的头,额头抵着李瑕的额头。
“妹夫。”
“嗯?”
“你信我。”
李瑕道:“不是不信你,是我从京湖调的钱粮没那么快”
“我知道,我是说你要信我。”
高长寿压在心头的激动终于还是没压住,手都有些颤抖起来。
“我要驱逐大理的蒙虏了,我知道没有你我做不成,当年若未遇到你,我高长寿早已是路边被狗啃剩的骨头,这些我都记得你要信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