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柒和从前一样,乖乖的躺在师父的怀里。
与几个月之前相比,好似什么都没有改变。
只是师父好似有心思,小娃娃也长大了不少。
“柒柒很好奇那位老太太的事情吗?”季年并没有直接说老太太的故事,而是率先向柒柒提问。
柒柒看着天上的星星,闭眸点点头。
季年轻抚柒柒的小脑袋,把一个久远的故事告诉了柒柒。
——
四十多年前,季年还不是苍云道馆的馆长,手下更没有七个徒弟。
他的师父叫青云,一位脾气古怪却待徒如子的老道长。
季年是青云唯一的徒弟,他天资聪颖善良平和,不仅道学方面造诣极高,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也是八面玲珑。
那时候,青云道长已经年迈。
问道算命的事情,都交给了季年。
四十多年前的苍云道馆门可罗雀,完全没有现在的香火旺盛。
季年最多的一日,也只接待了五位缘主,并且都是登高望远偶见道馆,前来满足一下好奇心。
算命、合婚、卖平安符。
这是季年每日要做的事情。
不需要抓鬼,不需要除煞,更不需要把脉开药。
枯燥的生活让年轻的季年怀疑自己。
为什么要做道士?
为什么要待在深山?
若是去大城市,是不是会有更多帮助人的机会?
是不是会有更多把道学发扬光大的机会?
青云道长曾说季年——“你什么都好,就是温逊的表面下,有一颗急于证实自己的浮躁之心。”
季年承认,自己当初的心境,比不上自己手下的徒弟。
苍云六子不管是谁,都是佛系随意。
而那时候的自己,太过想要做出实绩,太过想要让师父看到自己把苍云道馆发扬光大。
那时的青云道长垂垂老矣,每日食米汤清水为生。
季年能看到他眉眼之间的死气,也能明白他对自己的期望。
青云道长想看到季年把苍云道馆发扬光大,但嘴上却总是说……
“年儿,戒骄戒躁。”
“勿要急于求成。”
“师父百年后,有你在山镇馆,苍云道馆定是门庭若市,人人信道。”
……
季年听从师父的话,按部就班的算命合婚卖符。
直到某一天,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士携夫,清晨便从山底,十步一叩首,走进了苍云道馆。
往日所遇,都是带着好奇心来算命的人。
这位女士的出现,让季年看到了虔诚,也感受到了决心。
季年看着眼前的女士,用比往日格外温和的声音问道:“所遇何难?所求何事?”
女士本是想上另一座山的观音庙,没想到走错了一条路,竟来到了一座道馆。
很多人就是这样,看到较为年轻的专业人士,总是打心底认为不专业、不靠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