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走进不科学 第122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同时给王越绑上简易的止血带,拿起王越左手。
找到静脉,施加起了推注。
赤海胆的棘刺很轻松的穿破了王越的皮肤,插进了血管。
徐云推注的速度很慢,全程无比小心。
几分钟后。
一针大蒜素注射液推注完毕,徐云的表情没有丝毫放松。
他知道,现在才是最危险的时刻。
静脉注射虽然是抗生素起效快的一种方式,但它同样伴随着不低的风险。
例如可能产生输液反应,又例如药物微粒过多,可能造成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
并进一步导致组织缺氧,产生水肿和静脉炎等等……
王越唯一有优势的地方,就是他是一位古代军人。
身体素质要比寻常人高很多,并且不存在后世的耐药性。
一刻钟过去了。
王越一切正常。
两刻钟……
半个时辰……
一个时辰……
两个时辰后。
王越依旧没有出现任何异常,老苏还亲自为他把了把脉,发现脉象正不断趋向平稳。
很明显。
静脉注射……
成功了。
……
第127章 王越苏醒
实话实说。
徐云这次静脉注射的困难程度,要远高于后世的普通推注,风险性相当的高。
毕竟按照后世的要求,静脉注射有很多与无菌有关的环节需要遵守。
但要知道。
眼下的王越已经到了危急关头,没有其他路可走了。
外敷大蒜素只能吊命,其他任意手段在成功性上也要远低于静脉注射。
因此目前的情况早就脱离了手段是否合规的范畴,可以说是一场赌博。
况且静脉注射发源自19世纪,也就是现代医学的早期时间点:
1818年,伦敦完成了目前有据可查的第一次输血。
1831年,苏格兰发生了霍乱流行,托马斯·拉塔第一次使用了生理盐水的注射手段。
这两个例子发生的时间点都很早,同样也是在没多少除菌设备和手段下进行的注射。
甚至从无菌角度上来看。
徐云所作的措施还要优于这两个例子:
医用酒精要到1836才能真正量产,在此之前酒精浓度普遍只有73%左右。
也就是说托马斯·拉塔那会儿用的酒精浓度,还不如徐云这次的呢。
因此结合王越的身体素质,静脉注射在理论上完全是可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