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们这个世界,必须要有一个赋予质量的机制存在。
但这个机制是怎么样的呢?
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也就是我们现有物理世界观的基础,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提供答案。
直到1964年。
希格斯出现了。
他提出了希格斯标量场的概念,亲手建立了希格斯机制。
在希格斯机制中。
w玻色子与z玻色子比较简单,借着应用希格斯机制于希格斯场而获得质量。
费米子则借着应用希格斯机制于希格斯场与费米子场的汤川耦合,从而获得质量。
至于传递质量的粒子,就是希格斯玻色子。
这个粒子的存在让我们的世界不再一片混沌,犹如西方的上帝或者东方的盘古一般开天辟地。
所以又取名郑吒粒子……错了错了,上帝粒子。
可惜就像此前提及过的霍金。
一个理论在没有得到最终的证实时,无论它多么优美多么符合逻辑,它都没有办法获得诺奖。
一如爱因斯坦,获奖的原因不是相对论,而是光电效应。
可寻找希格斯粒子的难度嘛……
举个数据吧。
希格斯玻色子仅在大约每十亿次质子碰撞中出现一次,而且它的寿命与欧鳇一样极其短暂:
它会在不到万亿分之一秒后再次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