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徐云的这个问题。
钱秉穹也跟着严肃了起来。
抛开徐云的意愿选择不谈。
这个问题本身就非常的重要,哪怕徐云不问,他也一定会对徐云开口。
毕竟历史上可不缺少那种有本事的人被放到了错误位置上、从而导致没能发挥出自己能力的例子。
要不也不会有伯乐这个词了。
随后钱秉穹与老郭对视了一眼,朝他做了个手势:
“友来同志,这方面的事情还是由你来介绍吧。”
老郭闻言点了点头,双手在桌上握在一起,对徐云说道:
“小韩,对于你进入项目组后的安排,组织上其实也讨论过几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呢,是安排你进入原子弹研制小组,也就是陆光达同志和我负责的原子弹理论组做研发顾问。”
“第二个方案则是再待命一段时间,进入原子能研究所下属的轻核反应装置理论探索组,也就是氢弹的轻核理论组。”
“这个待命时间不会很长,大概三个月左右,期间你也可以养养伤,恢复恢复状态。”
早先提及过。
由于气体扩散膜的制备仪器被动过手脚的缘故。
首都方面在经过讨论后决定只靠自己研发仪器,并且在今年正式同步启动氢弹的研究。
钱秉穹抵达221基地的主要……甚至可以说核心任务之一,就是挑选进入轻核组的合适人选。
例如老郭的助手蔡少辉,便是他的观察目标之一。
所以组织上对于徐云的去向,给了两个初步的方向安排:
现在去原子弹项目组,可以立刻投入工作。
或者等一段时间——这个时间不会太久,大概两三个月,进入轻核组参与氢弹研究。
听到老郭的这番话。
徐云的脸上总算是出现了一丝难色——不同于之前装出来的惊讶或者迟疑,这次他是真有些拿不定主意。
该去哪个好呢……
是原子弹组?
还是氢弹组?
实话实说。
徐云对于原子弹的了解还是比较深的。
例如他确实可以在条件、材料合适的情况下手搓出一枚原子弹。
毕竟后世对于原子弹的理论确实已经公开到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程度,至少目前陆光达他们遇到的很多困境徐云的确有能力去解决。
比如说核芯吧。
以铀弹……算了,还是钚弹为例。
核芯从里到外分别是:
铍/钋中子源(铍/钋弹丸),这玩意儿是中子源加射入装置,即中子管。
俗称核扳机,平时在核芯之外。
既保险,又便于替换。
通过拧上保险开关后,触动机械弹簧机构将弹丸射入核心就位。
接着是3厘米厚空间的蜂窝纸板隔件,也就是隔空层,为爆轰后压缩钚燃料临界塌缩提供空间。
然后是2c的钚239燃料层球碎片,也就是小块六角形钚239,类似足球外皮排列。
透镜爆轰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