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核子反应、也就是(n,p)、(n,α)。
中子被核吸收,而核通过释放质子、阿尔法粒子等非中子粒子的形式释放多余能量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在粒子物理与核物理中,由于量子隧穿效应,可以认为氦核24he是一个整体,即所谓的阿尔法粒子。
三便是……
核裂变。
没错,核裂变。
也就是中子被核吸收,而核通过裂变成多个子核的形式释放能量,使子核达到相对稳定状态。
这类反应虽然往往也会释放中子,但由于核的改变,所以仍然归为中子的吸收反应,而不归为散射。
但另一方面。
也并不是所有235u吸收中子都会发生裂变,比如92/235u+0/1n→[92/236u]*→92/236u+γ就是一个辐射俘获反应。
搞清楚这些之后。
剩下的事情就是有手就行了。
把(n,n)、(n,p)以及核裂变提取出来,再定义一个概念:
中子强度i。
它代表单位时间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中子数。
如此一来。
中子在这个过程中数量会发生变化:
可能被散射弹回去,无法穿过靶。
也可能被靶核直接吸收掉。
那么这种变化就表示为Δi=-σinΔx,其中n是靶核密度,Δx是靶核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