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走进不科学 第1245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郭主任,如你所见,这些就是毛熊方面运来的冬小麦了。”
“这次他们交付给首都的第一批冬小麦一共有两万吨出头,首都方面给咱们基地的配额是总量的5%,也就是整整1000吨。”
“咱们国内一袋小麦的标准重量是50千克,不过毛熊那边的规格和咱们的标准有一些出入,一袋是39公斤多点儿——计算上可以理解成40公斤。”
“所以这次运来的小麦一共有两万多接近三万袋,即便是脱壳后重量会降低,够咱们吃到春天的了。”
老郭闻言,顿时欣喜的眉头一掀:
“一千吨?这么多?”
昨天老郭虽然没有像徐云那样有什么注射液要打,但却为了某个课题计算到了凌晨三点才匆匆睡觉,所以李觉等人也没刻意去打搅老郭。
加之这批东小麦在运抵基地之前高度保密,所以老郭对于粮食的很多情况也并不了解——比如说它们的运输路线,又比如它们的总重量。
因此在从夏敏口中得知这批粮食足足有1000吨后,老郭的欣喜可不是装出来的。
很早之前提及过。
由于承担工作的性质不同,基地不同人员的住所、分配到的工资、粮食份额都是不一样的。
这三类人群中,科研人员的口粮配备最高。
无论是专家、组长还是刚到基地的大学生,每人每个月的口粮配额是26斤——不是主食26斤,而是所有食物26斤。
工人每月的口粮配额是22斤。
警卫部队则是21斤。
这里的所有食物包括了青海湖打捞的湟鱼,还包括了榆树叶煮出来的汤。
没错,汤也算配额,所以可见这个数字有多虚了……
一般来说。
一位科研人员的纯主食配额大概400克左右,也就是基地一天大概要消耗4到5吨主食。
如今基地新来了一大批职工和专家,日消耗量更是一下提高到了六吨左右。
也就是一个月大概180吨,一个季节大概550吨。
同时冬季人体消耗的能量大,这个数字应该还会多加一些。
毕竟基地的事务繁多,可不能缩在被窝里头猫冬,每天都是要干活的。
而眼下基地一下多了1000吨粮食……
撑过两个冬天可能不至于,毕竟小麦的麦壳重量也不可忽视,但抗一个冬天真的是一点儿压力都没有——哪怕是最冷的寒冬。
同时小麦的麦麸可以拿来喂黑水虻,黑水虻的幼虫可以提供蛋白质,成虫尸体则能用来喂驴。
也就是理论上来说,基地的驴还能再增加一茬!
这已经不是什么生态循环的事儿了,这t是来了台发动机啊……
“对了,郭主任。”
随后夏敏又想起了什么,对老郭说道:
“根据基地常务会议上领导们的决议,从明天开始,基地护卫队、普通工人与科研人员的口粮配额不再设立阶梯差值……也就三者同档。”
“除此以外,基地每人每月的口粮线提高到30斤,每天大概可以加小半拉窝头吧。”
“什么?提高到30斤?”
听到夏敏的这番话,老郭整个人又被震惊到了,死死转过头盯着夏敏:
“夏厂长,你说的是真的?”
夏敏轻轻点了点头,尽管在建筑内部但依旧随手指向了厂办的位置,这年头的人对于方位都很敏感:
“当然是真的,现场厂办应该在拟定通告了,说不定中午吃饭的时候就能听到通知了呢。”
得到了夏敏的确认,老郭的心中顿时被一股巨大的幸福感充满了:
“太好了……太好了……”
在老郭身边,徐云的脸色同样相当兴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