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桀桀,不出意外的话,他们这次踩下去的可是个黑洞……”
接着徐云朝老郭扬了扬手中的文件,解释道:
“郭工,您看这里,霓虹人希望我们实验的量级和测量的参数。”
“43v、54v、59v、66v还有74v。”
“参数则是中子散射角度,粒子碰撞截面、强子态方程、衰变宽度、s矩阵手征参数……”
“这几个能级和数据,基本上就暴露了他们的想法。”
作为一名理论物理的从业者,徐云对于很多能级、参数的认知要远高于寻常人。
因此在看到霓虹人的需求的时候,他的心中便冒出了某些判断。
43v、54v、59v、66v还有74v这五个数字,实际上对标的应该是真实对撞结果中的43.7v、55v、57.7v、63.3v还有71.6v这五个能级。
这五个能级在整个粒子模型的探索历史上还是很有名气的,因为在这五个能级上都出现了特殊的波峰频谱。
波峰频谱在报告层面基本上可以和【潜在粒子】这四个字挂钩,不过也仅仅是潜在而已。
历史上不乏被虚假波峰误导的情况,最有代表性的就是2015年cern发现的那个750v的迹象。
当时有人高呼发现了第二枚希格斯粒子,还有人宣称超对称理论会即将被证明,但最终的结果现实这玩意儿只是统计涨落。
还有海对面去年在12v发现的一个波峰,九所藤校花了半年研究,最终发现是最初统计的电脑屏幕出问题了……
上头那五个能级也是如此。
按照原本历史发展。
这五个粒子的能级将会在12年后被人通过计算得出,多个加速器验证后发现确实存在这个波峰,一度引起了不小的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