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禹州那边出逃的流民,为了活命,好多都成了大户人家的隐奴了。禹州赶人,湖州收人。
而湖州,表面看着赈灾工作井然有序,可和禹州相邻的几个受灾严重的县乡根本没有人管。
就像之前那个老翁所说,给了半个月米汤喝就打发人走。
季睿看着越来越庞大的流民队伍,每个人脸上疲累又茫然的神情,看多了盛京城周边百姓脸上的和平安乐,再看到眼前这一幕,哪怕是季睿都感觉心情一沉。
看来,大盛朝的问题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一些。
难怪舅舅那么一个野心十足的人,面对草原内乱如此大好时机,却根本不敢轻易乱动,国库空虚是一方面,更严重的还是民生问题。
大盛朝急需休养生息。
否则,百姓将如何生存下去。
这些年,舅舅也想了不少法子,为了给百姓减负,哪怕国库空虚也不向百姓伸手。季睿偶尔瞄了一眼舅舅苦恼的东西,也大多是关于土地兼并、隐户、和粮食作物产量等问题。
在一个封建皇权国家里,皇族就是这个国家最大的一个地主,其下就是各种有权、有钱的小地主。
大地主要保持自己领头老大的位置,首先这大地主的位置就要稳固。
地多,人多,产量多多。
可问题是,大地主的地在一点点被小地主们联手吞并,还是不花钱那种,连种地的劳动力也在悄悄减少。
这个问题在大盛朝建立之初就有了隐患。
一国经济命脉都掌握在关西望族手里,你的地、你的人,难不成还保得住?
即便皇帝舅舅也知道问题症结在哪儿,可要着手处理却是处处受制。
在季睿看来,关键问题就是穷,太穷了。
要粮没粮,要钱没钱,还搞啥。
这么下去,也就几十年功夫就会重新大洗牌。改朝换代,给百姓带来一个喘息之机。
在季睿看来,要不是皇帝舅舅,也许,大盛朝灭的都不是后金朝,而是被灭了。
皇帝舅舅如今好似给大盛强行续了几十年的命,可要是继任者....
啧啧,怕是撑不过两代了。
所以说啊....
季睿叹气,不知道这个皇帝有啥好当的,一大堆毛病等着解决,累都要累死了。
仔细看,流民们茫然痛苦的眼中,早已不自觉地带上了怨恨之意,爆发是迟早的事。
湖州——
还不算是大盛朝的偏远穷苦之地,都能搞成如今这副德行,季睿都不敢想,那些偏一点,穷一点的地区该混乱成什么样了。
季睿两口解决了手中剩下的干粮饼子,接过小全子递来的水壶,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这才一抹嘴。
想那么多无用,他也做不了什么。
如今不过是....
顺手而为。
“再歇一刻钟,咱们就出发吧。”季睿说,小全子点点头,然后下去给几个流民中选出的代表说了一声。
流民们这一路倒是很安分,可能是小禄子那一拳头起到了威慑,也可能是季睿目前是他们唯一的希望,所以一举一动都不敢破坏‘规矩’。
其实这规矩也简单,一,不得抢食。二,不得欺负老弱妇孺。三,青壮要帮忙干活。
上了年纪的老者,小孩还有妇孺就算了,流民队伍里可还有好几百青壮。
就这么一路干吃饭啊。
除非要照顾家里人,不然都要出列充当‘护卫’。
这护卫也简单,就是白日帮一帮其它流民,然后晚上再分成几个小队,轮流守夜。
毕竟是一个两千多人的队伍,还都是些忍饥挨饿的流民,季睿其实除了给他们简单的吃喝,还让小全子带着几个青壮,去最近的小城镇购买了一批药材。
每天熬煮一碗,驱寒防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