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亭一口气憋住。
俞嬴感激诸国对燕之信任,推让之,诸国再请,如是者三。终究是燕国成为本次会盟的盟主国。
这又请又让的,看起来简直君子至极,与从前多个强国会盟剑拔弩张争盟主的样子,都不像在同一个世道之下。
稍后赵亭单独与俞嬴说话时便是这么说的:“也就是燕国,也就是太傅你吧……”
不止赵亭这位故人单独找俞嬴说话,鲁相也找俞嬴郑重致谢,魏太傅亦然,韩国上卿阳予则文质彬彬地替其君向俞嬴致意……
燕国太傅故交满天下,齐国相邦田向看一眼周旋于“故交”之中的俞嬴,转身走出议事的大帐。
宋国和中山国使者亦与众人道别,追随齐相而去。
他们在帐外遇见燕国上将军令翊。
令翊笑着与田向及两位使者寒暄。
对这位当世名将,宋国使者和中山使者都只闻其名,未曾见过其人,当下忙也行礼问好。
田向也微笑着道:“上将军安好。”
看着令翊那冠下不合周礼的短发,田向想起他于燕北战死的传闻,又想起适才俞嬴抬手行礼时她手腕上隐约戴着的一枚兽牙……
寒暄过后,与三人告辞,令翊笑着走向适才议事的营帐——田向知道,他是来接明月儿的。
卜官卜筮,十月望日吉,适合盟誓。
早早地,燕侯启便起来了。寺人为其更衣,束发戴冠。
说不紧张是假的,燕侯启从前再想不到自己弱冠之年,便成为列国会盟的盟主。不止自己想不到,父亲肯定也想不到,祖父则想都不敢想。
然而如今这想都不敢想之事竟然实现了。
太傅俞嬴走进他的帐篷。燕侯启笑着站起相迎。
他比其师高了大半个头。俞嬴抬手为他整冠,他得略略低下头才行。
俞嬴仔细端详他,燕侯启笑。
“心里打鼓?”俞嬴笑问。
燕侯启点头。
“以后你当盟主的时候多着呢,这才是开始!你会是你这一代君主中的佼佼者,列国称道的明君英主。”
燕侯启看着他的老师使劲点点头,又笑道:“启突然想起当年在临淄第一次参加齐侯岁末大宴的事,当初老师和将军也是……”
寺人领着令翊进来。
令翊觑着眼看燕侯启:“今日——君上打扮得很像样儿。”
那师徒俩都笑了。
令翊笑道:“咱们这就走吧?”
燕侯启在令翊耳边笑道:“上将军从哪儿做得这身甲胄?也太花哨了,跟长尾巴花羽毛……”
令翊瞪他。
燕侯启笑着停住嘴,甚至习惯地躲了躲。
令翊到底没像从前那样摁他脑袋、揉他后脑勺。
有老师,有上将军,有强大的燕国,燕侯启觉得,自己确实没什么需要紧张的。
是日,燕、齐、赵、魏、韩、鲁、宋、卫、中山诸国君主,于稷丘之下,歃血为盟,曰:“诸国无相加戎,与民休息;但有不协,商之议之;同恤灾危,备救凶患;交贽往来,道路无壅。有渝此盟,明神殛之。”4
此次弭兵会盟暂时缓解了山东诸国之间的矛盾,其后六七年间虽仍偶有摩擦,但没有再发生长久的大战。
此次会盟之盟主燕国,从几年前名声不显的边鄙之国,经过变法革新,一跃成为与齐、赵、魏、韩、楚、秦并列的强国——后代称此七国曰“七雄”。
***
各国君主盟誓后便相继离开,重臣们还有大夫一级的、两国三国之间的商讨盟誓。稷丘处燕齐赵三国相交之地,三国的重臣也是最晚离开的,特别是燕国太傅俞嬴、上将军令翊及齐相田向。
临离开的前夜,田向去燕营求见太傅俞嬴。
俞嬴亲自出来迎他。田向将手中拎的两小坛醓醢递给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