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蜀国的庙堂重臣,重要将领。
在修养了几天之后,他们的气色倒是好了许多。
看到曹髦与刘禅一同进来,他们赶忙起身,行礼拜见。
四周有甲士盯着,成济就守在门口。
曹髦从他们的中间通过,坐在了上位,随即让安乐公坐在了自己的身边。
曹髦请群臣们入座。
随即看了起来。
这么一看,他却忍不住感慨了起来,他望着坐在身边的刘禅,开口说道:
“安乐公,朕在洛阳的时候,就很是羡慕你啊,蜀地的豪杰贤才何其多,在座这些人,难道不都是可以治理天下的贤人吗?”
听到曹髦的话,刘禅有些不以为然,他感慨道:“哪里能比得上陛下呢?中原人才济济,哪里是一个蜀地所能媲美的?”
听到两人的对话,这些大臣们的脸色顿时就变了。
属于是外人的曹魏皇帝对他们这般夸赞,而自家的皇帝却说出了这样的话。
不过,想到自家皇帝平日里的为人,当真是一点都不令人惊讶。
曹髦摇着头,“怎么能这么说呢?巴蜀英杰灵秀之地,自古多贤才,凝聚天下的英气,就在座的贤才,哪个又比不上中原的有志之士呢?”
刘禅还是不太认同,他说道:“应该是这样的吧。”
曹髦严肃的说道:“倘若安乐公所认为的贤才是黄皓这样的人,那确是跟大魏是不能媲美的,黄皓的名声,朕哪怕在洛阳也能听到。”
“听说这個人在内打压贤才,排斥异己,安插自己的亲信,在外扶持自己的族人,兼并土地良田,群臣有不好的劝谏,对他不利的上奏,他就要将这个人流放,有阿谀奉承,胡言乱语的,他就要将这个人提拔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