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可曹髦如今要推行的,可就不是小打小闹了,这是要直接将大族的根基都给拆了。
多出来的那些耕地,最好是乖乖交给庙堂,就算不交给庙堂,那也给我分出去,然后缴纳税赋!!
别想用自己官员的身份来避税!!
卫瓘一番话,却是将曹髦还没有决定好是否要公布的想法都给想到了。
实际上,曹髦不是很在意官员们是否会将自己的耕地分发给亲族,因为,亲族没有官爵,那就得缴纳税赋这对庙堂也不是坏事。
当然,能收回来是最好的。
收回来将其变成公田,然后分发给那些脱离了主人的佃户,能更大的增加庙堂的收入。
曹髦试探性的问道:“不知卫君有什么可以教朕的?”
卫瓘此刻再也没有迟疑,结合陛下的想法,侃侃而谈,他甚至都没有隐晦的去说,他是直接以如何限制兼并耕地为主攻方向,向曹髦阐述了他个人的一大堆想法。
嘿,别说。
果然还是大族最知道如何对付大族!
曹髦很是认真的听了卫瓘的讲述,卫瓘的想法跟钟会酷似,都是比较激烈的那种,强行颁发规定,形成一个惯例,然后重点去打击那些没有遵守的人,好通过暴力的方式来缓和土地兼并问题。
卫瓘还补充了一点,那就是对退休官员们的赏赐规定。
“就你了!”
“你跟茂先两个人来一同负责这件事!!”
第17章 今日方知皇帝之贵也
甘露元年。
大魏正式颁发了赏田令。
对各地官员们所拥有的耕地,佃户等数量都做出了一个详细的限额。
该法令刚刚颁发,就在洛阳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时间,整个洛阳都是风起云涌,官员们相聚的次数忽然就多了起来。
各地都传来了诸多窃窃私语,其中皆是对新法令的不满。
但是奇怪的是,颁发之后的几天内,也没有一个人到皇帝面前表达自己的不满。
别说是去皇帝面前了,就是公开去批判过该法令的大臣,都找不出一個来。
大族都是需要带头人的。
那么在如今的大魏群臣里,谁能带头,领着诸多大臣们来反抗皇帝呢?
王昶?
胡遵??
毌丘俭???
如今庙堂里的那些实权派,清一色都是陛下的心腹,而且还都是些不是那么在意宗族的人。
在曹髦眼里,这些人一心为国,而在那些大族的眼里,他们大概就是假清高,只在乎自己,不顾大局,乃是自私之小人。
这些人是完全赞同赏田令的。
庙堂的收入连年降低,官员们的耕地和家产与日俱增,谁能受得了这个啊?
这些不缴纳税赋的官员们,将自家宗族的耕地都归纳在自己的名下,兼并越来越多的土地,地方上连年丰收,却跟庙堂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成何体统。
也就是曹髦为人宽厚,类似的事情若是发生在前汉,你就看那些皇帝怎么杀他们吧!
不杀的他们的人头堵住了黄河都不会停手。
他们可能都达不到如今这样的规模就被干掉了。
虽然没有人敢明确的反对,也没有人带头,但是整个庙堂内都有一种难言的沉重情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