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悠游岁月

宫廷悠游岁月 第2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在司籍司的第一节 课其实没什么实际内容,反复强调让她们听话,又举了一些恐怖的例子,让她们知道肆意妄为的结果...就一种恐吓式教育。
不过素娥知道,背景放在‘皇宫’的话,倒也不纯是吓唬小孩。
之后第二节 课就教授正经宫规了——从见到贵人怎么行礼、说话教起,宫里的忌讳也说的比较多。在诸多宫规中,这些的优先级比较高,至于说各宫殿的名字、分布,宫里怎么发俸禄、分东西等,教习女官似乎认为晚一些知道也没什么的。
上完第一节 课后,不少小宫女还很茫然。
和素娥一起来自‘尚功局’的小宫女之一名叫周玉姐,她就一脸焦急地看向素娥:“素娥,你记住了吗?我记不住,我忘了行礼的姿势,不不不,我什么都不记得了......”
素娥扫了一眼其他小宫女,年纪大一些的还好点儿,年纪小的基本都和周玉姐差不多。
这不奇怪,宫里挑宫女时都倾向于要年纪小的,年龄大概在八岁到十二岁之间,这还是虚岁。以素娥现代人的理解,其实就是七岁到十一岁(有些人如果出生在一、二月,甚至可能‘虚’两岁,最小就可能只有六岁了)。
七八岁的孩子,在现代很能学一些复杂的东西,那是因为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有长辈教,稍微大一点儿还会上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再然后上小学也不必说。至于在此期间,他们通过电视、网络等获取不少信息,让他们远比古代同龄孩子‘早熟’,也是应有之义。
古代孩童,特别是需要卖孩子的穷苦家庭,能提供什么像样的教导?生存就耗尽父母的全部精力了,孩子很多说话都不利索呢——所以在古代,口齿清晰、反应敏捷,是很值得拿出来说的优点,因为很多人连这都做不到。
其实能进宫,她们还算比较好的。一则长在京城,哪怕是贫民出身,也多些见识。二则内官买人的时候多少挑选了一下,资质太差的也是不会要的。
但就算这样,这时的表现也不算好。
不过这其中也有一些人看起来坦然的多,她们不见得年长,事实上,她们的年纪往往偏小——
“你是哪座宫的小宫女?”其中一个这样的小宫女不知怎么注意到了素娥,走过来和她搭话。
素娥当然是实话实话:“我是尚功局的宫女。”
那个小宫女‘哦’了一声,大失所望,转身就走了...素娥完全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有个似乎知道内情、年长一些的小宫女之后悄悄给她解释:“她们不一样,她们可是‘八月良家子’,我们只是‘私身’...她大概以为你和她们一样。”
又经过了一番问答,素娥才搞清了什么是‘八月良家子’,什么是‘私身’。
‘大燕’宫廷要进宫女,以不扰民为前提,规模是很小的,而且讲究自愿报名。这些自愿报名的家庭不说多高贵,至少也是‘良家’,真正的宫女就是从这些报名的家庭里优中选优出来的。因为按照传统,宫掖选秀进人都是在八月,所以称之为‘八月良家子’。
只是这样一来,宫女肯定就tຊ不够用了(更不要说,宫廷用人多用宫女,宦官也有,却有限...这一点似乎和清宫相反),‘私身’由此诞生。
严格意义上她们不算宫女,最初是宫女买来服侍自己,或者分摊自己工作的...不过到如今都是实际上的宫女了。
但私身地位相对‘八月良家子’这种真正的宫女,确实很低。以尚功局为例,很少有私身宫女能成为女官,最高也不过是做到了‘掌制’‘掌珍’‘掌彩’‘掌计’这种‘掌’字级,也就是女官中最低一级。
而且此时宫廷里宫妃讲究出身,一直以来也极少有私身宫女成为宫妃,高位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难怪她们看起来和其他人不同。”素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八月良家子’们是家里主动报名做宫女的,想来都是‘良家’出身了,除了极少数,其他都不会是抱着女儿进宫伺候人的念头...‘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故事总是一再上演。
一般的小门小户,如果不是女儿极其出众,且有人存心提醒,其实也想不到这条‘出路’。所以这些‘八月良家子’大概在进宫之前就目标明确,所以有条件的都经过一番教导了。
其中甚至有官宦人家的女儿,早就能读会写、礼仪周全,来司籍司等于是走个过场——这种宫女其实也不是单纯的宫女,早就被各宫娘娘,又或者太后、太妃收为养女,养在自己宫里,名义上是宫女,实际上锦衣玉食和大家小姐没什么不同。
而所谓‘养女’,其实就是储备妃子。
了解到这里,高素娥愣了愣...她也是‘养女’来着。
第4章 宫廷岁月004
素娥确实是‘养女’,一开始顾尚功就和她说过了。
因为有最初那个剪头发的嬷嬷提醒,她不排斥成为养女,以为这就是宫里有地位的女官,又或者年老宫女生活孤苦,给自己找一个寄托——就像宦官有‘徒弟’‘干儿子’这类名目一样。
她初来乍到,宫里又是个想也知道很势利的地方,有个靠山当然不错,她就很顺滑地和顾尚功达成了‘养母女’关系...说起来,其他三个和她一起进尚功局的小宫女还很羡慕她呢。
可现在听到后妃和太妃也有养女,这些养女都是‘储备妃子’,她就细思极恐了...但又不好直接问出来,只能先按在心里。
想来这种事不会是秘密,应该是类似于‘常识’一样的存在,顺其自然也能知道——更现实的原因是,她内心深处知道,就算是她想的那种最坏的情况,她又能怎样?当下还是个小孩子的她,要冒着得罪顶头上司的风险,去说不要做养女了吗?
这样一来,她只能对一切保持沉默,安安然然地每天去司籍司‘学规矩’。
“...本朝承唐制,宫内有六局二十四司。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宫局,六局以下,每局设四司,即所谓二十四司。”
“尚宫局有尚宫二人,乃是正五品女官,下有四司,司记、司言、司簿各二人,司闱例外,为六人,是正六品,二十四司皆如此。”
“司记掌宫内文簿入出,录为抄目,审付交行。如无违漏,便将加印。司记下有正七品典记二人,辅佐从事。至于正八品掌记,专责传递授行......”
这一天司籍司上课,讲到了六局二十四司——这毕竟是宫女最主要的工作场合之一,值得专门讲一讲。
素娥就听着,发现每司还有人数不等的‘女史’,原来女官不只是‘尚’‘司’‘典’‘掌’这四等啊。这个‘女史’听解释有点儿像文书,做的是书写文件的活儿,其中还包括‘抄写’等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