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

奋斗在盛唐 第11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中所讲得便是高中进土科进土后的风光无限和百般得瑟。如果哪个明经科进土敢把这首诗套在自已身上,在当时准会被人笑掉大牙。
俗话说得好,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土。意思是说,三十岁的读书人能考取明经科,年龄都算比较大的,而五十岁考取进土科,论岁数,还算比较年轻的。
这句话一言道破了考取进土科的艰难。
很遗憾,董彦就属于三十岁考取明经科进土的。再加上前些年他的恩师张柬之还没开始老屌丝逆袭,还不够格提携他。以至于他在泉州刺史府坐了十年冷板凳,干了十年的闲差。
好在他现在才四十来岁,而且他的恩师张柬之自打擢升御史台监察御史后,也日渐受武后赏识看重,所以董彦相信自已只要在清源县能作出些令人刮目相看的政绩来,他将来的仕途未尝不是一片坦途。
想想他的恩师张柬之都七十来岁了,才开始官场第二春,更何况自已才四十来岁,还这么年轻呢。
所以自打上任以来,尽管清源一把手县令胡康安把持着县衙,但董彦却是一直严以律已,不贪赃不枉法,不徇私不舞弊,不结党不营私,一心都扑在清源县的政务之上。
……
……
今晚的董彦早已脱下官袍,一身灰色袍衫便服穿于身上,在府中的花厅接见了最近在城中出尽风头,名声大噪的崔家二郎崔耕。
与崔耕象征性地聊了一番之后,董彦发现此子并非如当初外界所传言的纨绔败家,相反,此子虽二十岁不到却是见多识广人情练达,而且每每言谈中都有奇思妙想,不同于常人。
渐渐地,董彦从一开始地象征性地接见敷衍聊天,开始对眼前这个少年郎产生了浓浓的兴趣。
见着崔耕从桌上两个大小酒坛中各自倒出一碗酒来,央请着自已尝上一尝,董彦并未伸手去接酒碗,而是问道:“崔二郎,莫非这酒便是最近清源县盛传的木兰春酒?”
“然也!”
崔耕点了点头,继续请手道:“今日特意酿造两坛,献给董大人尝上一尝。”
不过董彦还是不为所动,摇了摇头,道:“崔二郎,你既然知道本官的府邸在哪儿,就应该知道本官的为人。不贪赃不枉法,不徇私不舞弊,你妄图想用两坛子酒来贿赂本官,想求着本官替你办什么事儿的话,那就……”
“误会了!”
崔耕赶紧抱拳打断了董彦的说话,笑道:“董大人,您真的误会了!小民自然知道你的官声,岂会自找麻烦?今日单纯就是想献上两坛子让大人尝上一尝,我家木兰春酒毕竟也是咱们清源县本土自产的酒,大人身为地方官,尝上一尝又有何不可?再说了,天底下还有傻到拿两坛子酒来行贿官员的商贾吗?”
“呃……”董彦愣了一下,好像还真是这个理儿,身为地方官,喝两口本地酒坊献上来的美酒,这算什么行贿受贿?
崔耕见着他还犹豫,又道:“大人,只消你尝过我家的木兰春酒,哪怕是一口,我敢保证,以后天下再也没有什么酒能入你的口了!”
“嗤……”
董彦闻言不禁嗤笑一声,有些不屑地摇了摇头,道:“你这牛皮吹得有些大了,别说本官当年在泉州刺史府当差时,尝过辖下各县酒坊的美酒,便是岭南一带最出名的富来春酒,在本官看来也不过尔尔。对了,还有你家酒坊当年酿造的木兰烧,恐怕连富来春酒都不如吧?”
说着,董彦忽然一脸的骄傲,傲然说道:“本官当年金榜题名中进土时,有幸尝过先帝赐宫中御酒给我等众举子,难道你这木兰春酒还能比得过宫中御酒?你这崔二郎,小小年纪讲起大话来倒是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的确,就算董彦出身明经科进土,但在崔耕这等屁民眼前,那也足以炫耀秒杀!
"我到底是不是在吹牛皮,大人你一尝便知!“
崔耕不卑不亢,再次将大酒坛里倒出来的那碗酒端起,递了过去。
见着崔耕说得言之凿凿,董彦这次没有再拒绝,而是将信将疑地接过酒碗,凑到嘴边浅尝了一口。
瞬间,董彦的表情僵化在那儿,紧接着,又是咕咚股东喝了两大口,微微闭起双眼,抿嘴回味起来。
约莫沉默了有小一会儿,董彦才缓缓睁开双眼,呼了一口酒气,赞道:“好酒,此酒论香醇,论绵柔,绝对是本官迄今为止尝过最好的酒!木兰春酒,好酒,好酒,难怪我府上家丁下人都在议论,说是在市井街坊的各处酒肆,此酒都卖断货了!”
“嘿嘿,大人别急着赞!”
崔耕又端起小酒坛里倒出来的那碗酒,再次奉上,道:“大人再尝尝这碗!”
“哦?”
董彦此时还沉浸在木兰春酒的美味之中,见着崔耕又递上一碗,有些奇疑道:“这一碗难道又有不同,还会比木兰春更好?”
崔耕微笑如常,依旧说道:“大人一尝便知!”
“好,试试!”
董彦放下手中酒碗,再次接过崔耕手中那碗酒凑到鼻下,狠狠嗅了一口,脸色微变,嘀咕道:“酒香之气虽不似刚才那般猛烈,却多了几分厚重。”
紧接着,他将酒碗凑到嘴边,浅尝小嘬了一口,含在嘴中回味三息,继而缓缓吞入喉中……
微微闭目,细细地品味着……
忽地,董彦神色巨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