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波问道:“赶制何物?”
武三忠阴冷一笑,低下头在梁波耳边,悄声嘴角蠕动着。
“嘶……”
梁波面色骤变,瞳中惊惧,暗暗咂舌,尼玛的,老东西比我还要还狠啊!
不由地,他对武三忠的惧意更深了一层,面色恭谨地答道:“是。”
又站了会儿,见没什么吩咐了,他才行礼告辞。
武三忠“嗯”了一声,忽地,好像想起了什么事情似的,一招手问道:“等等,本官听说泉州别驾张子瑞要来投靠本官,怎么都这么多天了,一直没动静啊?”
“呃……”一抹惊慌之色在梁波的眼中闪过。
他心思快转,扯谎道:“对啊,卑职也听说过这事儿,为什么没来呢?会不会……”
“怎样?”
“俗话说得好,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会不会那张子瑞回去后,仔细一琢磨打了退堂鼓,又跟冯朴合好了?”
武三忠若有所思地微微点头,道:“有道理,文人就是靠不住。以后本官的事,还要梁都尉多多费心,日后少不得你的好处。”
梁波赶紧表态道:“愿为安抚使效死!
“好了,去安排崔二郎的事吧,本官等着你的好消息。”
“遵命!”
……
……
远在泉州的崔耕,此时却不知自已大难将至,正带着岭南肃政使出巡的仪仗,好整以暇地赶往漳州。
第155章 春风正得意
岭南道肃政使,没有具体的治所,此官的职责,就是巡视岭南道辖下的各州,执行前任宰相韦方质所定的御史四十八条。
崔耕的任期只有一年,整个岭南道总共有七十多个州府,平均一个州才五天的时间。说实话,若是全部一圈,连走路的时间都不够,更别提查访民情了。
所以,实际上,他是可以自已决定巡视哪个州府的。
之所以这次往漳州而来,倒不是因为接到了什么状子,而是想见一见荒唐大梦中赫赫有名的人物,当日从沈拓口中听到的大唐名将陈元光。
此人其实在唐朝的时候名声还没那么大,最高品秩不过是漳州刺史,在史书上也没什么记载。
正所谓“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
到了后世,人们才意识到陈元光对于整个漳州的重大意义,五代时加封他为“广济王”,北宋时加封他为“忠应侯”,南宋时加封他为“开漳主圣王”。
从那以后,民间就尊称其为“开漳圣王”。
如此牛逼轰轰的人物,崔耕既然有机会,当然想与之见上一面。
但是,好事多磨,刚一进入漳州境内,就遇到了一个案子,令崔耕就不得不改变了行程。
“冤枉!冤枉啊!”
御史的队伍正在前行,被一男一女拦住了道路。
民间对官场颇多误解,这拦轿喊冤就是其中之一。按照朝廷法度,县官管着朝廷的钱粮赋税教化治安,并不能整天在县衙里等着断案,那只是他工作的一部分。
所以,除非特大的必须立刻处理的案件,县令只是在每月特定的几天收状纸。
御史一样,崔耕的职责有四十八条之多呢,就算要平冤,也得等他到了一个地方,觉得没什么事可查的,才把放告牌立出去,允许官民百姓告状。
不过,这事儿崔耕遇到的多了,也不愿难为百姓,吩咐封常清把那一男一女带上来。
这两个人挺有意思的,男的二十岁左右,浓眉大眼,相貌憨厚,穿一身衙役的服饰。
女的看年纪不超过十五岁,却是另崔耕眼前一亮,肤如凝脂,皓齿明眸,此女简直明艳绝伦。
漂亮的女人当前,崔耕纵有被人拦马的不爽,也渐消无存。
他缓缓下来马,问道:“你二人到底有何冤情,把状纸呈上来。”
“我们不认字儿,没状纸。”那少女心直口快道:“听说泉州府一带的百姓都叫你岭南崔青天,看你年轻,莫不是吹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