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

奋斗在盛唐 第223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此事人尽皆知,史有所载。
不过这是世人所知的历史,其实私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的故事。世人只知崔挺为官清廉不肯私相收手美玉,却不知崔挺也是凡夫俗子,盖因那块美玉实在是太旷古烁今,太世间罕有了。他最后见派出去的人取回美玉回来后,心中不禁有些后悔,此等人间美玉,若是这么献上去委实有些可惜了。
于是乎,他就把那块玉石藏了起来,李代桃僵,寻觅了另外一块逊色一些的美玉,献给朝廷。
至于这块绝世美玉,他在上面刻了一个“崔”字,准备作为传家宝,传给后世子孙。
然而,好死不死的是,崔挺晚年有一个非常宠爱的小妾,为主母所不容。
眼看着那小妾身怀有孕,再留在家里就有一尸两命的风险,崔挺就给了那小妾一笔钱,让她远走高飞。
那小妾在临走之前问道:“若是妾身生个女孩也就罢了,但若是生个男孩,日后该如何认祖归宗呢?”
崔挺一咬牙,把那块美玉拿了出来,道:“这就是信物!”
可是,直到崔挺临死前,也没人拿着美玉前来相认,老头子死不瞑目,把这事告诉了族人。
当然了,留下这块美玉,在当时可是犯了欺君之罪,哪怕如今改朝换代了数个王朝,崔家也没敢宣扬此事,毕竟这事儿当年崔挺做得挺不光彩的,有损博陵崔氏的名望。
所以博陵崔氏的后人也就没敢找那个孩子,只是有这么个故事,在家族里流传。
……
听完崔湜的故事,想着这块美玉的真正主人,崔耕已然断定崔秀芳便是崔挺的后人,博陵崔氏的族人。
但他不想将崔秀芳之事告诉崔湜和郑愔,要知道崔秀芳如今干的可是杀人的买卖,向这俩贱~人露了口风,给她带来不必要的危险怎么办?
随即,崔耕微微撇了撇嘴,疑道:“先不说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世上的美玉多了,谁知道这块美玉是不是崔挺当初送出去的那块?”
“绝对是那方美玉,错不了。”崔湜笃定地道:“大哥你仔细看看,这个‘崔’字是古篆字,左下角那一笔应该露出来。据我们族中所载,我们博陵崔氏的先人崔挺有个书写习惯,他这一笔与底平齐,意思是告诫自已取中庸之道,遇事别强出头。这是我们博陵崔氏的秘辛,除了我们崔氏嫡传,没人知道。”
哎呦呵,崔湜还真较真儿,非要让这块美玉认祖归宗不成?
崔耕索性执拗道:“就算你说得天花乱坠,本官也绝不信!告诉你,不单是我崔二郎,就是这方美玉,也跟你们博陵崔氏毫不相干!”
谁知这话一出口,在崔湜耳中听来,却又变了一番味道。
崔湜竖起大拇指,猛赞一声:“我明白了!大哥,好样的,你有种,你牛掰!”
崔耕:“……”
第249章 百口也难辩
博陵崔氏在五姓七望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别人想攀关系都来不及,哪有上赶着认亲戚的道理?
在崔耕的认知里,自已一言既出,崔湜至少也会恼怒地拂袖而去。
可谁知对方居然不急不恼,反而一脸神秘莫测地冲自已竖起拇指,赞道:“我明白了!大哥,好样的,你有种!有祖训对不对?你不认也不打紧,小弟能理解。”
崔耕彻底懵圈了,道:“祖训?什么祖训?”
崔湜咂嘴一声,道:“想必是令祖上,也就是当年崔挺老爷子的儿子,还没出生就被赶出了崔家,难消心头那口恶气。故给你们这一支后人留下了祖训,不准后世子孙认祖归宗,重返博陵崔氏,对不?”
这什么乱七八糟的?
崔耕发现被崔湜的脑洞一开,这事儿越扯越大,再不说实话恐怕难以圆回来了。
当即,他赶紧解释道:“停停停!本官跟你说实话吧,这块美玉并非我的祖传之物,是有人送与我的。”
“谁送给您的?姓甚名谁?家住哪儿?从哪得到的这块美玉?花了多少银子?”
“呃……”崔耕不能暴露崔秀芳,更没听崔秀芳祖籍在哪儿,一时哑口了。
“瞧,说不上来了吧?”
崔湜得意地拍了拍崔耕的肩膀,挤弄了下眼睛,道:“大哥无须解释,小弟都懂,心照不宣。你嘴上虽不肯相认,但你骨子里流的就是咱们博陵崔氏的血脉,这点永远都改变不了!”
说罢,他一拽郑愔的袖子,扬长而去。
崔耕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一时无语,喃喃道:“你懂,你懂个屁啊!”
……
不过自打那天过后,崔湜就再也没提过这回事儿。甚至在十来天后,两人还主动向崔耕辞行。
这俩活宝突然要走,崔耕还真有点舍不得。临别之前,他担心两货花光了盘缠,跟家里没法交代,甚至还送了每人两百贯钱的程仪。
崔耕亲往码头渡口,相送二人离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