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

奋斗在盛唐 第234节(1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自然界中存在的水,因为含有各种矿物质,本身就带着甜味儿。
之所以山泉甘冽,而平地上的水一般,是平地上的水杂质太多,把那股甜味儿盖住了。
而竹炭有吸附之能,可以把水中的杂质吸去,让甜味儿散发出来。
所以,在梦中后世有很多专家建议,嗜好喝茶的人,不必追求什么山泉水,直接用自来水煮竹炭,就算齐活。
当然了,各地水质不同,用这个法子造出来的水,远赶不上某些特殊的山泉水。不过比起普通山泉来,它不仅味道差相仿佛,还干净卫生了许多。
当即,崔耕把“矿物质”隐去不讲,只说水本身包含甜味儿,将井水变泉水的道理,详细讲述了一遍。
本因和尚听完了举一反三,道:“照这么说,不用烧水也行。直接拿井水泡竹炭,也能慢慢地变成泉水?”
“不错。”崔耕点头道:“你甚至可以让水慢慢地滴到一层铺好的竹炭上,渗过竹炭滴漏下来的水,就是山泉水了。”
“这样啊……”本因方丈稍稍陷入了沉思之中。
北禅宗没有继承弘忍五祖衣钵,却能稳压继承五祖衣钵的南禅宗一头,靠得就是懂营销懂宣传会炒作。本因和尚到底是北禅宗老大神秀和尚的亲传弟子,自然学得师傅神秀和尚的精髓。
他心思电转之下,很快就想到了若干个将般若寺发扬光大,成为扬州第一名寺的法子。
比如,佛祖托梦之说。对外宣称般若寺为了扬州百姓的建城大业,舍了三眼灵泉而迁寺。后佛祖大为感动,为了奖励般若寺,特将制取灵泉水的法子传下。
又比如,佛祖赐下了某样宝物,可以将井水变灵泉水。
……
本因和尚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请崔耕提下建议。
崔耕既然达成了自已此行的目的,自然不想搀和般若寺炒作的事儿,随口敷衍了几句后,就起身告辞。
可正在这时,卢若兰忽然起身,挽留道:“崔县令慢走,妾身还想和您单独谈谈哩。”
单独谈谈?
尽管这小妮子几次三番的挑衅自已,自已和对方还真是敌友难辨,但美人相邀,独处一室,又怎么能残忍拒绝?
这绝对不是他崔二郎的作风好么?
随即,他点头道:“固所愿者,不敢请尔。不知卢小娘子想约我……去哪谈?”
第260章 二郎好贴心
般若寺内,池塘边上,一男一女并肩而行。
男的相貌英俊,头顶乌纱帽,身穿浅绿色官袍,丰神俊朗。
女的姿容秀丽,头梳蝉髻,身着石榴裙,国色天香。
正是崔耕和卢若兰!
“崔县令,妾身今天的茶艺,可还看得过眼?”
“不错,很不错,”
“那其中有没有美中不足之处呢?”
难得有在美女面前装逼的机会,崔耕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卖弄梦中见识的机会。他沉吟了一下,道:“也不能算是不足,只是本官有个浅见。以后卢小娘子煎茶的时候,能不能试着,不放葱姜花椒这些东西?”
“嗯?为什么?没有这些东西,那还能叫茶吗?”
崔耕道:“所谓品茶,无非是一为品水,二为品茗。加了那些乱七八糟的佐料之后,反而掩盖了其真味儿。所以,本官管这种没加任何佐料的茶,叫做真茶。至于现在世人所喝的茶?哼,充其量只能算是茶粥罢了。”
“真茶?茶粥?”卢若兰听完了若有所思,道:“似乎说得有些道理,改天妾身试试。”
随后,她又问道:“崔县令既能明断案情,又会做糖霜,懂井水如何变山泉水,甚至还对茶道颇有研究……妾身听说您以前是贩酒为业,怎么会懂这么多东西呢?”
崔耕当然不能说,哥们做了一场荒唐大梦,梦中魂穿千余年,这些略懂略懂的东西都是梦中所见,梦中所学。不然这话一出,卢若兰不把他当疯子才怪。这话说出去,要么没人信,要么怕人深究。到时候武则天一纸诏书下来,问,你觉得朕还能活几年?朕的大周江山还能传几代?这不是上赶着去送人头吗?
当即他敷衍道:“嗨,我这人平日就是爱琢磨,偶有所得罢了。”
“琢磨?”卢若兰眼波流转,展颜一笑,道:“是一个人琢磨呢,还是俩人一起琢磨呢?比如说……聚丰隆的大掌柜曹月婵?”
崔耕摇了摇头,实话实说,道:“曹月婵?跟她关系不大。”
“是吗?可妾身怎么听说,她是崔县令的未婚妻呢?”
“啊?哦,呵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