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扬州是北禅宗的主场,找水军万一乌龙了,找到人家的信众头上,这事儿势必会被拆穿。
“崔县令,你可要帮帮小僧,这些日子小僧好不容易才在扬州吸纳了一点信众,可不能一下子就被北禅宗摧毁。过些时日,我恩师问责起来,小僧也实难交待啊!”小和尚急得都快哭了。
“呃……你容我想想,容我想想,对了,你恩师?”崔耕好似想起了什么,微微一惊,抚额说道:“对了,就是你恩师惠能大师!”
小和尚没听懂,一脸呆滞地看着崔耕。
崔耕道:“我记得你们南北禅宗,有那么一桩件公案是非常有名的。兴许,这是你在人家主场制敌的好办法!”
小和尚迷糊问道:“公案,什么公案?”
“这你都不知道?看来你小子拜了惠能和尚为师,去不甚了解自已这个师傅是多牛掰啊!想当年……”
崔耕将南北禅宗一桩尘封许久的公案娓娓道了出来。
众所周知,南禅宗的惠能大师和北禅宗的神秀大师,当年都是禅宗五祖弘忍和尚的座下弟子。
五祖想从座下弟子中选一个认出来,好继承自已的衣钵,于是他就让弟子们各作佛偈一首。他以佛偈最优者为衣钵继承人。
随后,众弟子纷纷献上自已的佛偈。
神秀大师当时作了一首佛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当场便引来了众僧的赞许和称颂,俨然神秀和尚的佛偈一出,众师兄弟已经再无跟他争这衣钵继承人的心思了。
而弟子中,还有一人没做佛偈。那就是小和尚的师傅惠能和尚。
因为那时的惠能在五祖坐下的一众弟子中,平日里普普通通不显山不露水,也经常被师兄弟们呼来喝去干这个干那个,也不像神秀和尚那般长袖善舞,人气极高。
最关键的是,惠能和尚当时还刚刚拜入弘忍五祖座下没多久,之前连字儿都不识,此时不过是个半文盲。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人瞧不起的小人物,却有一颗坚韧不拔的向佛之心,他只得在场外自已做出了佛偈——“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佛偈传到弘忍大师耳中后,当时就被震惊了,暗赞,此子竟有如此慧根?是个人才啊!
于是,五祖深更半夜偷偷来到慧能的禅房内,传授他无上正法,并且将自已的衣钵正式传给了他。
因为慧能根基太浅,又被师兄弟瞧不起,尤其是神秀在寺中的锋芒太劲,光芒太盛,完全掩盖住了惠能。所以弘忍担心他继承衣钵之后,寺内僧众不仅不服他,还会被人加害,于是就嘱托惠能南下弘法,念万卷佛经,不如修千里行,弘万里佛法嘛。
正因为此举,才有了南禅宗。
也正因为五祖将衣钵传给了惠能六祖,才使得神秀和尚不服,自行开辟了北禅宗。
南北禅宗,互不承认佛统正朔,这么一掐就是几十年。
……
谁知崔耕讲完这桩公案典故之后,慧明小和尚的小脸更是茫然无知了,纳闷道:“五祖传衣钵的事儿,小僧是知道的。但是这两个佛偈,小僧可从听恩师提过啊,也没听恩师座下其他师兄讲过。崔县令,这佛偈你是怎么知道的?”
崔耕当然不能说,老子是从荒唐大梦中得知后世佛教经籍中就这么写得吧?
但一听小和尚的话,他就知道坏菜了!
因为后世还有个说法,说这两个所谓的佛偈,是惠能的徒子徒孙们有意杜撰的,目的是为惠能六祖继承弘忍五祖的衣钵而增添神秘感,更是为了让南禅宗稳稳地压北禅宗一头。
娘的,这说法可是野史啊,也能当真?
没办法了,解释不了只能靠不要脸了,装没听见了。
他假装没听见小和尚的问题,眨巴着眼睛,说道:“轻重缓急,你别揪着本官怎么知道,我就问你,到了那个劳什子的无遮大会,这个故事管用不管用吧?”
第277章 南北禅宗会(二)
“管用!管用得很哩!”
慧明小和尚喜极挠头,道:“小僧刚才不是说了吗?这场论法大会啊,不在于小僧和神会老和尚谁的佛法高深,关键在于香客信众们愿意信谁。有了崔县令讲得这桩典故,小僧心里有些底气了!”
“管用就好。来,本县好人做到底,顺着这个思路帮你再往下捋捋,到了那天的辩法大会上,你就如此这般……”
……
……
七日后,大明寺。
神会老和尚与慧明小和尚的无遮大会,今日开辩。
之前神会老和尚是将会场定在闲云寺,但小和尚也不傻,尼玛闲云寺是神会老和尚的主场,是北禅宗的地盘儿,他南禅宗的小和尚跑人地盘去客场作战,在先天气势就弱了三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