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急急求见,一入内宅,便脸色煞白地哭丧道:“崔县令,这次你可一定要帮李某人啊。真出了什么岔子,我这辈子就算是白活了……”
惊惶慌张,李善此时早没了扬州城黑社会大哥的范儿!
“有那么严重?”崔耕见状,也不敢小视,问道,“到底出什么事儿了?”
“犬子李邕丢了!”
“啊?令郎失踪了?”
崔耕顿时满脸愕然之色!
怪不得他也顿觉惊愕,因为李善的儿子李邕,他是知道的,今年虚岁十七,周岁十五,乃是李善的独子,平日里出行,都要带几个孔武有力的伴当。一旦失踪的话,像他这个年纪,还有长年带着随扈,是不可能自已走丢的。
那么只有一个可能,跟人为有关。
他尽量往好了去想,问道:“老李,你仔细说说,令郎是怎么丢的?会不会是你最近又骂他揍他了?导致他自个儿离家出走了?这个年纪的年轻人嘛,最是叛逆,总是自以为是。”
“不可能,我都好久没揍过他了,而且前些日子,我还准备给他张罗一门婚事呢。他自已个儿也满意的很。我们父子关系融洽的很。”
李善不迭摇头道:“犬子失踪是人为的。具体是这么回事儿,崔县令你别打岔,容李某细说……”
第280章 人口失踪案(一)
李善说,两天前有人给他儿子李邕报信,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现世了,而且就在某个道土手中。
当时李邕第一反应是不信,因为纵所周知,太宗皇帝李世民生前最爱的一件物品便是《兰亭集序》,所以太宗皇帝龙御归天之后,这件王羲之的真迹也随之殉葬了。这个早已不是秘密。
李善说到这儿,崔耕也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也觉得这报信的人着实荒唐。后世史上也的确记载着,《兰亭集序》随太宗皇帝殉葬,后来唐末五代十国时的军阀温韬,盗掘了唐十八座皇陵,其中就有唐太宗和长孙皇后合葬的昭陵。从那以后,《兰亭集序》真迹便自此下落不明,千年以来成了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