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

奋斗在盛唐 第256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崔日用以为崔耕矜持,正色道:“此事崔县令为我博陵崔氏立下如此大功。崔某添为崔氏族正,一定会向族内秉公回报。在我看来,以崔县令的表现,当无问题。不过……”
崔湜一听不过,急了,叫道:“怎么又不过了?崔日用,我说你这人咋就这么不识好歹呢?人家要是再把蒋发找着,说不定你叔叔就真能复相!受了这么大的恩惠,你咋还整天小肚鸡肠的呢?”
“不不不,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
崔日用清了清嗓子,腰板子一挺,朗声说道:“卢小娘子天生丽质,蕙质兰心,实是难得的佳偶。我会提议崔县令重归博陵崔氏族谱是一回事儿,但一码归一码,不代表我会放弃路卢小娘子这等天成佳偶!”
妈的!
崔耕暗暗骂了一声,貌似卢若兰是老子先看上的,好吗?人家卢若兰都没正眼瞧过你小子,呵呵,你就自作多情,届时徒添悲伤吧!
第286章 端午龙舟赛
蒋发这个关键人物,正如崔日昌所言,行踪飘忽不定,崔耕眼下也只能慢慢等他的重新出现的一天。
至于崔日昌,暂时先将其看押起来。好在他们虽不断掳走扬州城的孩童,却没有伤及性命。所以失踪人口尽数回家之后,张潜那头也有了交代。
至于暂时搞不死王弘义,算这老王八运气好,姑且让他继续蹦达些时日。等着蒋发一现身,哼哼,就是这老王八倒霉之日。
光阴似水,过了些许日子,又到了阳春四月。
……
都说最美人间四月天。
春日刚过,繁花未尽;夏日初临,暑热未至;桃红柳绿,莺歌燕舞。
小桥边,碧水流淌,微风徐徐;曲足案上,一壶好酒,几碟时新小菜。
崔耕左右各有两位绝色佳人相陪,简直是神仙过的日子。
值此景美人更美的日子,崔耕心情舒畅至极,尤其是两位姑奶奶今天还没斗嘴撕逼,人生简直太美好了。
崔耕有感而发,准备骚包地抄诗…呃,吟诗一首,抒发抒发心中的美好!
刚一站起,却见远处跑来一个黑汉,不迭挥手大唤:“崔县令,崔县令……”
好吧,气氛被破坏了,崔耕骚不起来了!
妈了个巴子,雍光真是煞风景!
等着雍光近身,他问道:“今儿是休沐日,我的雍大县尉,又出什么大事儿了?”
“倒是没出什么事儿。”雍光看了一眼案上的好酒小菜,又看了一眼坐着的两位美娇娘,知道自已估摸着坏了崔县令的好事儿,讪笑一声,说道:“是城中的大户们托下官来问问,今年的端午节,崔县令是怎么个章程?”
“端午节?不就过节呗,还能有啥章程?”崔耕大惑不解。
“呃,是过节,但端午赛龙舟,这是惯例啊!这可是关系到咱们江都县脸面的大事儿啊!好吧,崔县令并非江都人,倒是下官疏忽了。是这样的……”
原来,按照习俗,每年端午节,扬州都会举办一场龙舟大赛,扬州辖下七县都会派队伍参加。
这些赛龙舟的队伍都是半官方半民间的组织,所需经费由地方大户承担,官府则提供各种便利。
这事关各县的面子问题,若是哪只队伍胜了,这个县的百姓们自然面上有光;若哪只队伍败了,地方百姓们自然就觉得面上无光。
体育竞技嘛,玩得就是一个荣耀。
但很不幸,尽管江都县的经济繁茂,但龙舟队伍却一直不咋样,近二十年一直都是倒数第一。所以每年的端午节过后,江都县的百姓都会有一阵子不愿出门离县,因为很没面子嘛。
去年端午节吧,他们觉得崔大县令这么牛逼轰轰,肯定会想办法让本县的龙舟赢一回。可惜去年的端午节,崔大县令又被安平王派去监铸方丈镜了。自然而然,去年的端午赛龙舟,江都县又是垫底。
今年县里的豪绅眼瞅着端午节临近了,准备和崔县令提起这事儿,可扬州城里又接连发生了人口失踪案。
等着风平浪静了,端午节也快到了,这事儿他们觉得赶紧要提上日程了。不然今年的端午节赛龙舟,江都县又输了垫底,可就真没劲了啊。
崔耕听完之后,哑然失笑道:“奇怪啊,怎么听你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好像能不能赢,关键都在本官身上似的?”
雍光笑道:“这不是下官的看法,是所有江都父老的看法。大伙儿觉得吧,这能者无所不能,您连扬州大旱都能解决了,赛龙舟这点小事儿,当然更不在话外。”
崔耕摆了摆手,道:“少给本官带高帽,那是一回事儿吗?最多到时候我给你们摇旗呐喊,我又不懂划龙舟,这事儿还能保证拿第一啊?”
“别介啊!”雍光赶紧叫道:“大人,您要是光助个威啥的,咱们江都县可就输定了。到时候,江都县的县志上这么一写,某年某月某日,崔耕为县令,端午赛龙舟,江都县倒数第一名。您的脸上也不光彩啊?”
娘的!
看着老实的雍光,居然拿这个来激将。
关键崔耕还吃他这一套,立马皱眉琢磨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