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田归道,他本来就不同意和亲之事,当然也不想快点赶路。
说起来,也就只有副使之一的阉知微,对这事儿挺热心的。但他人微言轻,也干不过其他三人,根本决定不了大局。
本来这支队伍应该从洛阳出发,一路向北,经由晋州、太原府、代州、朔州和云州,到达突厥的南廷黑沙城。
但是,因为武懿宗的反对,田归道和武延秀的磨洋工,最后,和亲队伍是一路往东北方向而来。大周朝廷的两位亲王加两位大将军,去和一个小小的五品长史凑齐,说出来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一直到了大周证圣二年,三月初九,这支队伍才磨磨蹭蹭的进入了定州地界,这里和亲队伍在大唐境内的最后一站。
……
这一日,定州城外三十里,迎官亭。
锣鼓喧天,爆竹阵阵,定州的在任的官员,地方土绅乃至有些名望的骚客,都齐聚以此,迎接和亲使团一行。
没办法,刺史孙彦高亲自下了命令,大家总不能不给这个父母官面子不是?
孙彦高这次是打定主意,要狠狠地拍武懿宗的马屁了。
上次不小心上了庐陵王李显的贼船,结果横空降下个崔二郎,把偌大的蝗灾给平了。
娘的,这可是蝗灾啊,从古至今都是硬挺,哪次不是损失惨重?李二陛下腆着脸来了句“蝗不为害”,谁信啊!然而这次,真的是完全波澜不惊。
这是不是很有点天命在武周的意思?自已和庐陵王在一块混,完全前途无亮好吗?
范光烈也是这个心思,上次因为他的轻举妄动,损失了一半的军费,那些大佬虽然没要他的命,但却罚没了他全部的家产做补偿。
范光烈吃糠咽菜了一年多,早就起了改换门庭的心思。他暗暗琢磨,如果这次能搭上武懿宗的路子,把自已从该死的定州调走,就再好不过了。
至于崔耕,则与这种热切的气氛格格不入。
因为据他所知,这个劳什子河内王武懿宗并不是什么好鸟,对内残忍阴毒,对外软弱至极,跟他走得近了,完全是有害无益,将来绝逼是没什么好下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