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崔耕签了那份文契开始,他就迅速改变了查办的对象——原来他查的是官,现在查的却是民。
官员还讲个证据,民就太容易欺负了。
“契丹大军来的时候,你为何不拼死反抗,反而做了契丹的顺民?这难道不是背叛朝廷吗?本官岂能容你!来人,把他拉下去,剖腹取胆,开胸挖心!”
短短十天内,因此惨死的百姓竟有数千人之多。
最关键的,武懿宗挑选的对象毫无规律,有地方富户,也有贫民百姓,甚至有街上的乞索儿乃至青.楼女子。
这既不像求财,也不像为武则天清除隐患,完全是以杀人为乐啊!
人们因为他这个举动,想到了当初契丹之乱中的伏部酋长何阿小,纷纷传言道:“唯有两何,杀人最多。”(武懿宗爵封河内王,取其谐音也算一“何”)
如此多的无辜百姓惨死,崔耕当然愤怒异常,但是当初那份文契已经签了,总不能反悔吧?
再者,就算自已真的不要脸了要反悔,人家武懿宗照样能反悔啊。真把靺鞨人逼反了,死的百姓可未必就比武懿宗杀得少!
这可咋办?
就在崔耕为难之际,形势又有变化。
“崔青天,救救我儿子吧!”
“奴家的夫君被河内王捉去了,马上就要被剖腹取胆了,您可不能见死不救了啊!”
“爹爹,我要爹爹!崔青天,雨儿求你了!”
……
原来崔耕府邸的周围就是车水马龙,今天更不得了了,无数百姓,男女老幼皆有,把他的宅子围了个水泄不通。
人们不仅大声呼喊,拼命哀求,甚至有人燃纸烧香,状若疯狂!
崔府,正堂屋内。
“这不是欺负人吗?”宋根海气急败坏地道:“檀州这么多官儿,怎么单麻烦大人一人?”
“宋大哥这么想就完全错了。”帘栊一挑,高仙芝走了进来,叹了口气,道:“现在檀州城所有官员门前,都是这么一出,只不过崔青天门前的人多些罢了。”
“这样啊……那还差不多。唉,要说这些百姓们也真够可怜的。”
顿了顿,宋根海忽然想起一件事来,道:“诶,按说高将军你的官职也不低啊,宅子外面应该也有百姓相求吧?人多事杂,难免出什么意外,你怎么不在家中坐镇?”
“因为我发现了一个人的行踪。”
“谁?”
“丘奉云!”
当初崔秀芳之所以到营州附近来,可不是为了和崔耕重逢,而是听说丘奉云曾经出现在附近。
现在崔耕的安全没问题了,她就想告辞离开,甚至拿莫小星来当挡箭牌。后来崔耕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来挽留——你崔秀芳纵是浑身是铁又能撵几根钉?不如由本官撒下人手,替你查找邱奉云的下落。把他找着了,你再继续追杀?
崔秀芳想想也对,暂时接受了他这个建议。
所以,高仙芝手上的丘有邱奉云的画影图形,他能发现丘奉云的行踪,并不奇怪。
崔耕眼前一亮,道:“真是丘奉云那厮?你究竟是怎么发现的?”
高仙芝回道:“末将今天见百姓们聚集,就感到不对——没有有心人的组织,百姓们怎么可能如此有条不紊?最后,末将仔细观察,还真发现了混在百姓中的挑事之人。然后,我跟踪那个挑事儿的人,顺藤摸瓜,找到了他们的据点,最终发现了丘奉云的踪影。”
“你知道他功夫极高,把握不大,才特来给本官送信?好,真是太好了!”
崔耕赶紧派宋根海给崔秀芳送信,然后命封常清、高仙芝和黄有为带着两百府兵辅助,务必把邱风云一网成擒。
崔耕自已也想去凑凑热闹,不过没走成,因为他的宅子外面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狄仁杰、张九节乃至清边道的各路官员。
别人也就罢了,狄仁杰、张九节位高权重,有事儿直接派人相召才是正理,主动前来拜访也太不合规矩了。
崔耕不敢怠慢,赶紧出门相迎,道:“两位大人亲自前来,真是折杀下官了。呃……此地并非讲话之所,还请入内奉茶。”
狄仁杰摆了摆手,道:“不必了,老夫今日前来,可不是要喝崔著作的茶汤的。莫多礼了,崔著作快随我来。”
“您带我去哪?”
“河内王府。”狄仁杰道:“今天百姓们聚集请愿,老夫心中不忍,就和诸位同僚一起去求见河内王,请放过那些无辜的百姓。可是,河内王提了一个条件,必须二郎你亲自求恳,他才会加以考虑。”
“本官亲自求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