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

奋斗在盛唐 第424节(1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武则天轻哼了一声,张易之不敢言语了。
然后,女皇陛下才语重心长地道:“崔爱卿,不管怎么说,论功仁是你的弟子。说句不好听的,这个案子能不能查清真相并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让论功仁满意。所以,这次论功行的案子,你还真的当仁不让。”
娄师德也道:“我大周擅查刑名的达官,总共是四人:狄总管、崔著作、徐少卿(徐有功)、张御史(张鷟)。现在徐少卿已然过世,张御史称病不出,朝廷也只能拜托狄总管和你查办此案了。”
得了!
看来是这些大佬都商量好了,只是把自已叫来,告诉结果罢了。
崔耕道:“那这个案子,就交给下官就和狄大人查办了?”
武三思道:“谁不知你崔著作和狄总管交情甚笃?你们若是串通一气,私放人犯怎么办?所以……陛下有旨,还要加上本王监督,咱们三人共同查办此案。”
……
……
从皇宫出来,三人先简单的碰了个头,了解了一下此案的大概经过。
论功行的尸体是在洛水河边的一个小树中找到的,致命伤是中了一剑。那把剑小巧玲珑,镶金嵌玉,一看就不是凡品。
崔耕道:“看来,这把剑的主人就是凶手了。”
狄仁杰道:“不错,老夫也是这么判断的。”
“那这把剑,狄大人准备怎么查呢?”
“崔著作以为呢?”
“对于这种案子,当然是守株待兔了。”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老夫也是这么想的。”狄仁杰看向武三思,道:“河内王,你以为呢?”
武三思漫不经心地道:“二位莫打什么哑谜了,需要本王做什么,本王一定尽力配合。”
“好,要的就是梁王千岁这句话。”
……
……
论功行的案子,交给狄仁杰、崔耕和武三思查办,这件事只有当朝的几个朝廷大佬知道,对外却还是宣称交给刑部处置。
当即,武三思传下命令,在洛阳各处张贴告示,悬赏能工巧匠,为自已的爱女武云秀铸一把剑。这把宝剑的大概式样,自已已经想出来了,就画在了告示上。谁有把握把这把剑铸好了,自已必然不吝重赏。
这把剑虽然精美异常,铸造难度相当不小,但洛阳的能工巧匠更多,总共有二三十号前来应募。
梁王府,正堂屋。
武三思、崔耕、狄仁杰,尽皆在座,将那些能工巧匠,一个个找来询问。
“家乡哪里?姓字名谁?学艺几载?为何敢说自已有把握铸造这把剑?”
那些工匠跪倒在地,老老实实地做答。
不过,可惜了,他们的答案,都不能让崔耕等人满意,眼睁睁地看着就只剩下八个人了。
武三思一招手,道:“你们都进来,现在本王只给每个人说一句话的机会,说,为什么有把握制成此剑。如果能把本王说服了,立赏黄金千两!”
这可是千两黄金,一万贯钱!多了不说,娶上七八房美貌的小妾,那是毫无问题!
财帛动人心,几个工匠的眼珠子都红了。
马上就有人高声道:“俺来说!俺来说!梁王千岁,这把剑俺当然拿手,因为俺之前铸过一把一模一样的。再铸一把,又有什么难的?”
“哦?你说你曾经铸过一把一模一样的?看清楚了,可是这把?”
自有卫土接过凶器,递到了那人的面前。
那人一搭眼,就奇道:“没错,就是这把,梁王千岁,您既然有这把宝剑,为什么还要再铸一把呢?”
“为什么?”武三思冷笑道:“本王要是不铸剑,又怎么能捉到杀人凶手呢?来人,给本王把他拿下!”
“喏!”
早有准备好的卫土冲上前来,抹肩头拢二臂把那工匠给捆了个结结实实。
大功告成,让其余的工匠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武三思猛地一拍惊堂木,道:“堂下的人犯,你到底家住哪里,姓字名谁?因何杀了论功行公子,还不速速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