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听完了,面色阴沉不定,似哭似笑地道:“这么说来,我和徐兄,当初是白起兵反周了?十几万大好男儿,几十万百姓,也白死了?”
可不是吗?骆宾王和徐敬业起兵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反周复唐?结果现在……武则天改主意了,让他们以前的牺牲,简直毫无意义!
崔耕想了一下,安慰道:“话也不能那么说,你们当初起兵,虽未成功,却让武则天意识到天下人心所向。若不是天下反武拥李的人众多,武则天说不定就会传位给武三思了。她今日决定传位给庐陵王,未必没有当日之因。只要庐陵王登上皇位,你们就都……”
“还是乱臣贼子!”
骆宾王苦笑道:“由于武氏抹黑,现在天下人都觉得,徐兄起兵是为了自已当皇帝。纵是大唐重立,恐怕我们还是少不了这个贼名儿!”
崔耕摇头道:“那也不尽然。你管天下人怎么想干什么?只要说服了庐陵王,为你们平反,这事儿不就成了吗?”
骆宾王疑惑道:“那庐陵王真是那么好说服的?”
崔耕大包大揽地道:“当然,只要庐陵王得登大宝,此事就包在我的身上!”
还有句话崔耕没说出来,在历史的记载上,庐陵王是出了名的耳根子软,连“斜封官”都能封出上千个去,更何况是一张无关痛痒的圣旨?
只要自已能成为他的近臣,这事儿简直毫无难度。
但在崔耕眼中易如反掌的事儿,对骆宾王却是了不得的大事。他活了这么大岁数了,还有什么看不开的?不就是身后名吗?
想他从一个名满天下的大才子,堕落为名满天下的乱臣贼子,那心里能不憋屈吗?
骆宾王本以为,自已再无挽回名声的机会,如今听了崔耕这番话,简直是喜出望外。
他激动地跪倒在地,道:“徐兄当初选主公为接班人,属下其实是心灰意冷,无可无不可。现在看来,徐兄的眼光,比骆某人可强多了,愿为主公效死。”
顿了顿,又补充道:“共济会的兄弟们,若听闻了主公可以为徐兄正名,不知多高兴呢!不如现在就通知他们?”
“不忙。”崔耕阻拦道:“人多嘴杂,待把庐陵王接出了房州,再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不迟。至于现在么……你先动员共济会的全部力量,进入房州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