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

奋斗在盛唐 第449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说着话,狄仁杰突然从怀里拿出来一张纸,道:“崔著作,你看看这样东西什么?”
“这是?”
崔耕接过来一看,却是一份文契,说某年某某月某日,某人愿意拜某人为师。日后,为师的定然诚心教导弟子,为弟子的,也定当尊师重道。如违此契,人神供奉。空口无凭,立字为证。
上面的师徒人名都是空的,只有保人那里,写了三个大字:狄仁杰。
崔耕沉吟道:”“狄大人的意思……是有人想拜下官为师,托到了您这边?这位的面子,还真够大的啊!”
狄仁杰微微摇头,满不在乎地道:“崔著作收几个弟子也可,拜人为师也行,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
“什么?”
“你得在这上面签名儿!”
“嗯?”崔耕心中一动,道:“那下官若是收弟子,可以收谁呢?”
“太多了,比如左威卫大将军薛思行的孙儿薛万刚,魏相的孙儿魏明方……等等,”
“那下官要是拜师呢?”
狄仁杰笑吟吟地道:“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已,崔著作,你自已随便选一个吧。”
“我……”
如果说崔耕不知道薛思行是什么来头的话,那对“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已”就太了解了。
这五个人,乃是日后发动“神龙政变”,逼武则天让位给李显的关键人物。
既然如此,狄仁杰为何要自已签这份文契,也就昭然若揭了。
崔耕苦笑道:“狄大人,您这是要下官我签一个投名状啊!”
“不错,就是投名状,一旦事败,陛下就可以照着这些文契抓人了。”狄仁杰正色道:“老夫恐怕是看不到复兴李唐的那一天了,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崔著作这些青年才俊的身上。不知……你可不肯签这份文契呢?”
……
……
这边狄仁杰和崔耕密谈,那边李显却被武则天留了下来。母子重逢,密室相会,虽不到抱头痛哭的地步,但畅叙别情,也是充满了天伦之乐。
母子俩谈了一个多时辰,武则天又赏赐了李显不少东西,并且道:“显儿你在京里的庐陵王府,虽然破败了。但朕想你在那儿也待不了几天,就没命人休整,你暂且忍耐几日。过几天,朕再给你寻一个更好的去处。”
比庐陵王府更好的去处,可不就是太子的东宫吗?李显再次跪倒谢恩,道:“圣人对儿臣的天高地厚之恩,儿臣真是粉身难报!”
武则天摆了摆手,道:“行了,自家母子,无须这番客套。呃……朕乏了,你跪安吧。”
“是!”
李显又磕了几个头,辞了武则天,在小太监的引领之下,出了宫门。
“王爷,您的马。”
“嗯。”
李显接过随从递过来的缰绳,就要翻身上马。
可正在这时,忽然远方传来一声大喊,道:“庐陵王,庐陵王,等等下官,等等下官啊!”
李显循声望去,但见一个身量颇高,身着绯袍的官员,向自已跑来。
今天的接风宴上,李显倒是见过此人。只是,他到底姓字名谁,官居何职,就不甚了了了。
他疑惑道:“请问你是……”
那官员赶紧赔笑道:“微臣叫吉顼,因诛来俊臣有功,被陛下提拔为右肃政台御史中丞。”
“吉顼?”
“不错,吉顼就是微臣,微臣就是吉顼。我身材高大,好昂头行,视高而望远,人送绰号“望柳骆驼”……”
吉顼不断絮絮叨叨,却见庐陵王李显面上全是茫然之色,过了一会儿,自已也就没什么兴致了。
他想了一下,索性直接了当地道:“难道庐陵王没听崔著作,提起过微臣?当初为了让张氏兄弟和您和解,微臣可是花了不少心思啊!”
当初崔耕本来要和李显提吉顼的,但李显当时心里有鬼,急于说自已“两不相帮”,就把话题岔开了,所以他根本就不知道吉顼在这里面真发挥了什么作用。
现在见吉顼主动对自已表功,他一下子就想歪了,只以为吉顼是个贪崔耕之功为已有的无耻小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