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

奋斗在盛唐 第476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张昌宗将一份《大周皇家报》递到了武则天的近前,指着《复仇议状》,道:“陛下请看,最近民间对这篇报道,可是一片叫好呢。”
武则天接过报纸仔细观瞧,刚把这篇雄文浏览完毕,就瞬间被说服了,叹道:“这是陈子昂写的?此人的才气,恐怕当真要独步天下了。不过……”
“怎样?”
武则天轻哼一声,道:“有才无德,不过是个卖友的郦生而已。”
张昌宗才懒得为陈子昂辩解呢,道:“郦生卖友,虽然对友不义,却是于国有功。您看徐元庆的案子,到底该怎么处置呢?”
“这个……”
说实话,武则天还真有些为难了。
不错,陈子昂的建议,的确对各方面都交代得过去,但是,这就变成一个普通案件了,哪有自已特赦徐元庆,成就一段佳话来得痛快?
再者,她对崔耕和二张之争洞若观火,明白这件事已经成为双方政争的战场。人家崔耕才出外不久,就如此偏向二张,这不正应了崔耕“三人成虎”的担忧了吗?
当然,话说回来了,陈子昂的文章说得的确非常有道理,自已若是不听,那还是一代名君吗?
张昌宗见状,赶紧再次强调,道:“洛阳百姓们看了报道之后,可都认为陈子昂所言情理兼顾,官府理应如此断案呢。”
“好吧,就依……”这件事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武则天当然明白舆论的力量,就准备不大情愿地在这件事上妥协。
可正在这时,上官婉儿突然轻咳一声,淡淡地道:“若是凡事都依百姓的意见断案,还要官府干什么?”
张昌宗怒道:“上官婉儿,你莫要强词夺理。孟子云,民为贵……”
“行了,还是你张常侍莫要讲那些大道理了。”上官婉儿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道:“婉儿不是说民~意不重要,而是说百姓愚氓,恐怕会被有心人挑唆,做出亲仇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呢。”
张昌宗好悬没气乐了,道:“百姓受人挑唆?你说别的事儿,还真有点可能。但是徐元庆的案子,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陈子昂这篇文章更是情理兼顾有理有据,怎么可能是有人挑唆?”
“哦?是吗?”
上官婉儿微微一笑,从袖兜中掏出了一个锦盒,将那盒子打开,里面赫然是一张白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楷。
她脖子一昂,有些挑衅似地道:“不知张常侍可敢在《大周皇家报》上,将这篇文章登上?嘻嘻,到时候,百姓们认为到底该如何断案,那可就不好说了。”
“哼,有什么了不起?……呃……这……还真有道理啊!”
张昌宗不信邪,将那张纸拿过来看了一遍,当时就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武则天见他这副样子,心中好奇,接过那张纸看了一遍之后……就又看了一遍……
简短截说,一连看了五遍之后,她才将此文放下,叹道:“婉儿,这篇文章可不像你的手笔。此人之才,当远在陈子昂之上啊!不知我大周何时出了这等贤才?”
第552章 影响甚深远
“这可不是什么新出的贤才,而是陛下的旧臣。”
上官婉儿俏皮地吐了吐舌头,道:“陛下您想,当今大周,是谁的文名和陈子昂不相上下呢?又是谁的那两笔字儿见不得人,总是要让人代笔呢?”
扑哧~~
上官婉儿最后一句话,终于把武则天逗得笑出声来,道:“文名能和陈子昂相提并论的,还是有几个的,比如婉儿你就不错嘛。不过,要说字儿见不得人的,可就除了崔二郎别无分号了。”
顿了顿,女皇陛下又叹道:“朕尽管尽量高估崔二郎了,没想到还是低估他了。能写出这篇文章来,崔耕可真称得上我大周第一了……诶,对了,为什么……”
武则天本来还想问,为何崔耕不早点拿出这篇文章来。不过,她马上就醒悟过来,这两篇文章,对徐元庆地处置并不相同,崔耕无疑是倾向于第一种。人嘛,总是有私心的,非常正常,可以理解。
想到这里,女皇陛下改口道:“传朕的旨意,将这篇文章,在《大周皇家报》和《神都时报》上全文刊载。朕倒要看看,百姓们这回会如何反应。”
……
……
崔耕的这篇文章一刊发,舆论再次惊天翻转。茶馆酒肆中,原来的倒崔派,也就是赞同陈子昂处置方案的人,脸好像被扇得啪啪直响。
没办法,崔耕这篇文章不仅仅是非常有道理,而且是出自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的手笔,文采斐然,雄辩滔滔。
按照历史的正常发展,应该是徐元庆案发之后,陈子昂写了一篇文章《复仇议状》,提出了处置意见,大周朝野上下都认为这篇文章有理,不仅遵照实行,还编入了史书中,令陈子昂风光异常。
不过,这个案子,在七十年后,被柳宗元给翻过来了。他写了一篇雄文《驳复仇议》,同样是流传千古,甚至名声远在陈子昂之上。
在这篇文章里,柳宗元认为陈子昂就是一个糊涂蛋。什么先杀人再表彰啊?同样一件事儿,该奖就奖,该罚就罚,同时表彰和惩罚,这不是精神分~裂吗?
至于徐元庆的案子,那就得区分徐元庆他爹徐爽,到底是因为什么被赵师温杀的。若是徐爽罪有应得,那没啥说的,对徐元庆明正典刑。若是徐爽不当死呢,徐元庆就应无罪释放。
正如《春秋公羊传》有云:“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