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

奋斗在盛唐 第560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当即,不少人觉得,自已来聚丰隆挤兑,实在是愚蠢至极,不准备继续取钱了。毕竟钱票使起来,可比其他东西方便多了。更何况,还有利息可拿呢。
当然了,还有些人老成持重,想先把自已的钱拿回来,观望一段时间再说。
不过,崔耕接下来的一番话,很快就把他们的这个念头完全打消了。
只听崔耕道:“现在真金白银本官已经到拉,大家就都兑了吧。本官可以替聚丰隆保证,日后不会对兑钱的各位,有任何另眼相看之处。顶多是那两座金山银山没份儿嘛……不碍的,反正大家也承担不起风险嘛……”
“等等!”有个面色发黄的中年人当时就急了,道:“崔奉宸,您把话说清楚,咋就金山银山没份儿了?不是……我的意思是说……那金山银山,难道还有我们的份儿?”
“对对,崔奉宸你得把这事儿说清楚,可不能藏着掖着的!”顿时,储户们都反映过来了,纷纷催促。
擦!
几亿两的金山银山啊,谁不动心?原来大家听说五姓七望动手了,还以为没指望呢,怎么现在听崔耕的意思……还有转机?
崔耕道:“刚才,本官有些话没说清楚。不错,五姓七望是派人去扶桑挖金山银山了,但人家扶桑人也善茬儿啊?被扶桑人发现之后,双方大战一场,我五姓七望二百多子弟寡不敌众,只能带着这些金银暂避,以图后举。但是,以五姓七望敌万乘国,实在是力有不逮。所以,我们想找些人合作。”
“找我啊!”那面色发黄的中年人,把手高举道:“说,要多少钱,要多少人?我韩松愿尽绵薄之力!”
他话音刚落,人群中马上就有人啐了一声,道:“我呸!姓韩的,你才多少家底儿,敢搀和这么大买卖?五姓七望找合作的人,怎么也得找我家主子啊……呃,崔奉宸,我家主人是河内王,您能不能等一会儿?小的这就回去禀告我家主子。”
“河内王怎么了?我家主子还是南阳王呢,谁怕谁啊!崔奉宸,您莫着急做决定,小的我去去就来。”
……
好家伙,崔耕只是稍稍露了点口风,这些储户们就炸了庙了,纷纷要求参上一股。至于兑钱票的事儿,则完全没人提起了。
直到他们的声音渐低,崔耕双手下压,道:“诸位,且听本官一眼。要说所有人都入股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大家也别着急,本官现在只是先宣布个规矩,离着谁能入股谁不入股还早着呢。”
人们中马上就有人迫不及待地问道:“但不知是什么规矩?可是和钱票有关?”
第676章 依旧意难平
崔耕道:“这位仁兄真是聪明,不错,的确与钱票有关。这么说吧,谁在聚丰隆存的钱多,我们五姓七望,就优先接纳谁入股此事。”
武三思听到这里,可抓着把柄了,冷笑一声道:“说来说去,你崔二郎还不是不想让大伙儿在聚丰隆银号取钱?本王就不明白了,这海外挖金山的事儿,怎么还和钱票有关了?”
“当然有关,原因有二。”崔耕道:“首先,在聚丰隆存的钱越多,就说明其实力越雄厚,越值得合作。”
武三思不以为然地道:“那人家要是把钱留在家里,不存在聚丰隆,就是实力不雄厚了?”
崔耕道:“这就涉及到第二个原因了:抗风险的能力。说白了,咱们这是从扶桑人那里抢金山,可能胜也可能败。要完全控制这两座宝山,不知要经过多少年,耗费多少钱财和生命?那些不敢把钱存在聚丰隆,或者存钱太少的人,胆子太小了,竖子不足以谋。”
武三思鸡蛋里挑骨头,道:“哦?是吗?那本王来问你,要是有人的钱财都用于生意周转,岂不是既有财又有承担风险的能力,你却将其排除在外?”
崔耕耸了耸肩,双手一摊,道:“的确是有这个可能。不过,那又如何?现在是僧多粥少,名额有限,没来存钱的,冤枉了也就冤枉了。”
“你……”武三思被驳了个哑口无言。
崔耕乘胜追击,看向众储户,道:“大家说,本官说得对不对啊!”
“对,太对了!”人们齐声应和。
废话,为了金山,现在谁敢得罪他啊,哪怕他说屎是香的,人们也得捏着鼻子认了。
再说了,他这个说法能帮大家剔除竞争对手,大家又岂有不配合的道理?
崔耕又看向武三思道:“梁王千岁,你还有什么疑问,在这一并问了吧。”
武三思明白,自已再留在这,无非是自取其辱而已,道:“本王没什么问的了,咱们……后会有期!”
“成,多谢梁王惠顾我曹老伯的买卖,哈哈!”
……
武三思带着自已的人和十六万两黄金,仓皇而去。现场的气氛,顿时轻松起来。
有人赶紧想办法和崔耕套近乎,有人赶紧飞奔回去告诉主子,还有些人却是赶紧筹钱,往聚丰隆银号里面存。
要知道,人家崔二郎可是说了,存的少,说明抗风险能力不强。那多少算“少”呢?真是存再多的钱也不保险啊!
来聚丰隆总部的都是大客户,他们这一带动,示范效应太强了。毕竟,别人一看,就会暗暗琢磨“某某存了那么多钱都不担心,我担心个屁啊!”,结果,排在聚丰隆分号前的长龙迅速地消弭于无形。
至此,针对聚丰隆的这场风波,不但过去,还令聚丰隆的信誉大增,甚至传出来:“陛下缺少黄金台,借到聚丰隆头上来”之谚。
曹月婵一边高兴,一边担心崔耕这么顺嘴胡诌会不会有什么后遗症。
崔耕这才交代了五姓七望开采扶桑金银山的内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