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

奋斗在盛唐 第568节(1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不说别人,就说张昌宗吧,此人深受武老太太宠信,权倾天下。求他办事儿的人,如过江之卿一般。那么,张昌宗死后抄家,总共抄出来多少钱呢?仅仅才五十万贯而已。
由此可见,这惠范和尚,到底掌握了多大一笔财富。当然了,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漕运的利润得有多么丰厚,引得慧范和尚都动心了。
崔耕道:“惠范和尚背后肯定有哪位达官贵人撑腰吧?要不然,他那么有钱,还不得被长安城内的龌龊官儿给生吞活剥了?”
范书道:“那是自然,听说他是走通了太平公主的门路。”
崔耕心中暗想,看来,现在的慧范和尚,就已经成了太平公主的入幕之宾了啊。我到底搀和不掺合这事儿呢?
他站起身来,缓缓踱步,道:“慧范和尚背后站着太平公主,手中的财富富可敌国。一个早已破落的漕帮,凭什么和他斗?”
说着话,他已经转到薛书的跟前,沉声道:“本官插手此事,表面上看,是两不相帮。实际上,却是相当于帮了漕帮的一个大忙!说,你到底收了漕帮多少好处?”
第688章 灞桥谈判中
薛书听了这话,也并不如何害怕,道:“崔京兆真是明查秋毫!不过,有件事您猜错了,小人没收漕帮的钱。因为……我就是漕帮的人。”
“你是漕帮的人?”崔耕想了一下,点头道:“嗯,漕帮运的是官粮,在官府中没有得力的人怎么可能?你能直言相告,本官甚是欣慰。但不知,你们漕帮背后的大人物是谁?”
薛书苦笑道:“陛下迁都洛阳之后,漕帮就没什么大人物撑腰了。只有我们这些小人物,在苦苦支撑而已。不过现在,却有一位大人物,对我们漕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谁?”
“临淄王李隆基。”
“是他?”崔耕皱眉道:“有临淄王庇佑,你们还来找本官做什么?”
“问题是临淄王不够啊。他要钱没钱,要权没权。光有一个空头王爷的名号,能镇得住惠范和尚吗?”
崔耕这才意识到自已想左了,现在,李隆基在漕帮众人的眼中,就是个闲散王爷,远不如自已这个京兆尹含金量高。
本来崔耕顾忌太平公主的面子,不想管漕帮和天王寺之间狗咬狗的破事儿。但是,既然牵扯到李隆基,他就不能等闲视之了。
崔耕索性点头道:“既然如此,本官就走一趟灞桥。不过,为免临淄王多心,你就莫提本官了。如果他能挡住惠范和尚,那当然是最好。”
薛书不疑有他,微微一躬身,道:“我漕帮也不想让临淄王难看,谨遵崔京兆之命!”
……
……
崔耕命封常清带领三百女兵,出了馆驿,在灞桥五里外埋伏。
自已则和薛书、剧土开、宋根海、黄有为和周兴一起,换上了薛书送来的一身黑衣,再以黑布遮面,往灞桥方向走来。
在火把的照耀下,远远在就望见有一群黑衣人,大概能有三四百号,每人身旁都有一匹马,在灞桥一侧整齐肃立。
在这伙人前面,是四个人在有说有笑。
左边那位,是一个略显肥胖的老者,中等身材,胡须花白,精神矍铄,满脸都是谦卑的笑意。
右边是三个人,为首的正是临淄王李隆基。他身后还跟着两个人,身着锦衣,手持钢刀,背后背弓,斜跨着箭囊。
薛书一边示意崔耕等人加入黑衣人的队列,一边低声介绍道:“看见没有,那花白胡子的老者,就是我们漕帮帮主颜亮,行五,您叫他颜五郎就成。”
崔耕道:“你们恐怕都称他为颜五爷吧?他那么大岁数了,本官尊他一句又有何妨?”
“难得崔京兆如此看得起我们漕帮,小人真是感激不尽呢。呃……”薛书面露难色,一嘬牙花子,道:“有件事,小的忘了告诉您了。我们漕帮和天王寺冲突,惠范和尚绑架了颜五爷的一双儿女。儿子还好说,但女儿颜娇娇年方二八,有倾城之姿,可千万不能在和尚庙里过夜,今晚必须让他交人。”
崔耕心思稍微一转,就明白薛书之前是故意隐瞒自已,冷笑道:“老薛,你整这个幺蛾子,是怕本官不肯淌这滩混水吗?难道,你就不怕本官一怒之下,一走了之?”
薛书赔笑道:“若是别人还能一走了之,但您崔京兆人称崔青天,总不能见死不救吧?小的这也是被逼无奈,还请崔京兆海涵。”
“哼,算你会说话。对了……临淄王后面那两个人是什么底细?”
“一个叫王毛仲,一个叫李宜德,俱皆武艺高强,尤擅骑射。”
……
说话间,一更天已过。
忽然,随着一阵马褂銮铃声响,有一骑从灞桥上飞驰而至,道:“报,大当家的,来了!天王寺的和尚们,马上就到。”
“好,兄弟们,上马!都警醒这点,莫给咱们漕帮丢人。”
“喏!”
黑衣众齐声应和,纷纷上马,排成了一个整齐的军阵,崔耕等人也在后面充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