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高兴道:“这么说,陛下是答应了?”
“答应,朕为什么不答应?”女皇陛下道:“如今是大周强,而吐蕃弱,难不成朕还要因为吐蕃,委屈了朕的宰相不成?”
“还有为他保密的事儿……”
“婉儿放心。”武则天意味深长地道:“崔耕为国之重臣,孰轻孰重,朕分的清。”
崔耕得了刘老四传回的消息,甚为高兴。首先,是这次的吐蕃进可攻退可守,安全算是有了保障。
其次,若是长安真有了什么变故,自已就可以径自回京。按后世的历史记载,是武则天病重,张氏兄弟专权,内外隔绝,众大臣才决心发起政变。从时间上讲,这场政变发动的并不仓促,完全来得及。
又准备了几日,不断有好消息传来。
吐蕃岱仁巴农囊扎、开桂多囊这两个重镇相继发动叛乱,太后赤马类派出大军杀诸叛臣于那拉山顶。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属国泥婆罗政局不稳,国主被迫引退。而这个泥婆罗国主,正是吐蕃的王室成员。吐蕃本来把泥婆罗征服的差不多了,连国王都换成了自已人,这回可好,重新来过。
紧接着,一个叫悉立的属国,也发生了叛乱,吐蕃大军疲于奔命。
吐蕃的高层也不大稳定,新赞普继位,任命莽布支拉松为大相,不久这位大相犯罪又被罢免,赤马类又任命一个叫韦乞力徐尚的人为大相。
由此可见,吐蕃朝廷现在是多么狼狈不堪,应该不会敢与大周交恶。
在这种情况下,崔耕带着朝廷准备的各色礼物,以及封常清、宋根海等人,离开了长安城。顺便说一句,保命要紧,这次崔耕连崔秀芳都带上了。
出城十里,就是长乐坡,也就是传说中的十里长亭。老宰相张柬之带群臣在此地,为崔耕作诗送别,自不必详谈。
又往前走了二十里,就是灞桥驿。
崔耕等人刚到灞桥驿,驿正薛书就迎上前来,道:“崔京兆请跟小的来,有位贵人,已经恭候多时了。”
第742章 临别双姝情
贵人?什么贵人?
崔耕满腹狐疑,跟着薛书来到一个僻静的小院儿内。
薛书微微一躬身,道:“崔京兆,您进去吧,小的就不搀和了。我啥都不知道,也啥也没看见。”
这话怎么听着那么别扭!
崔耕微微皱眉,紧走几步,推开了房门。
顿时,一位俏佳人,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身着石榴裙,面呈倾城色,波涛汹涌下,纤腰一裹裹。不是安乐公主李裹儿,又是何人?
崔耕讶然道:“公主,是你?”
“哼,很奇怪吗?”李裹儿不满道:“难道你帮了我那么大的忙,我就不能来送送你?真是的,你把本公主当成什么人了?”
崔耕面色有些尴尬道:“呃……也不是那样说。只是,这瓜田李下的,咱们在此私会,恐怕对公主你的名声有碍。”
“嗯?这话怎么说?”
崔耕咽了口吐沫,艰难道:“他不是……外面有谣言……咱们俩那个……什么什么嘛。有人说,是我因为想娶你为妻,才不愿意让你和亲吐蕃的。”
“这样啊……”李裹儿点了点头,道:“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这也算不得什么谣言。”
咣当!
崔耕本来搬了一个胡凳坐,听了这话,一个没坐稳,硬是摔倒在地,道:“你……你说啥?”
李裹儿弯腰,大大方方地伸出手来,道:“什么一惊一乍的。喏,我扶你起来。”
人家美少女都那么大方了,崔耕也不能太小家子气了,攀上了李裹儿的玉手,就势起身。
纤纤玉手,温文如玉,柔若无骨,这感觉……还真不赖!
崔耕强按住心猿意马,问道:“那个……你刚才说什么?什么叫这也算不得什么谣言?怎么又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李裹儿不慌不忙地道:“因为……他们这算是歪打正着。其实,父王早就有意把我许配给你了。”
“啥?”
崔耕腿一软,好悬没再次跌倒,着急道:“公主,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啊。怎么太子殿下就把你许配给我?这不是不可能的事儿吗?”
“怎么不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