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只要智商上线,这俩人就该明白应当如何回答。
然而,那少女张水桃却呸了一声,道:“昏君,少说废话!我们父女就是要效忠真龙天子郑普思,推翻你的大唐江山,虽死而无悔!”
“你……”
李显被顶了个缩鸡大窝脖,只得道:“宣郑普思来,与张老敢、张水桃对质。”
结果,叫郑普思来,还不如不叫呢。
这二位一见郑普思,就高呼道:“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郑普思这个气啊,心说你们俩平时也对我没那么恭敬啊,怎么现在我身陷囹吾了,反而谨守君臣之礼了呢?这尼玛是嫌我死的不够快吗?
他皱眉道:“胡说八道什么?本官只是让你们办一些差事而已,什么时候让你们称我为皇帝了?”
“陛下万不可因为一时小厄而气馁啊!”张老敢情真意切地劝道:“您天命在身,定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张水桃也道:“婢子可能会死,但您有天命在身,绝不会死。万不可妄自菲薄,寒了忠臣义土之心啊!”
“我嚓!”
不怕神一般的对手,就怕猪一般的队友,到了现在,郑普思是彻底没脾气了。
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哭丧着脸,道:“陛下,我记得咱们大唐,是没剐刑的吧?微臣无话可说,但求速死而已。”
第885章 祸从四方来
与此同时,潞州城,临淄王府。
王府外一切正常,有持戟卫土护卫,有过往百姓小心翼翼地经过,还有小孩子大着胆子往里面张望。
而王府内部,却是一片肃杀。人们皆穿黑白二色,丫鬟奴仆脸上,不敢露出半分笑模样。
一间密室内,更是一片银装素裹,设起了灵堂。
主祭之人,正是临淄王李隆基。
在他身边,还站着一男一女。
如果崔耕在这的话就会发现,这俩人和张老敢,张水桃的面目有几分相似,正是张老敢的独子张进财和女儿张水杏。
张进财也很无奈,当初王琚凭着三寸不烂之蛇,说服自已等人领着郑普思的私兵,投靠了李隆基。
按说这也没毛病,郑普思一个神汉,谁能相信他会成事?自已也就是混点钱花花而已。而李隆基则大大不同,他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高宗李治的亲孙子,当上皇帝的可能性比郑普思大多了。
后来,郑普思被崔耕押上长安,大伙更是为之前的决定庆幸不已。在李隆基提出,要纳张水杏为妾,并把自已任命为贴身护卫的时候,大家就更高兴了。
别谈什么“人质”,你想当高~官贵戚的人质还不可得呢。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这还没怎么着呢,有消息传来,那五千人马被辛承嗣带领的五百羽林军打了个伏击,全军覆没,自已的父亲和妹妹也被抓了俘虏。
后来,又有消息传来,这二位为了不牵连到李隆基乃至自已和妹妹,一口咬定是跟着郑普思谋反的,也被辛承嗣带着去长安了。
“唉!”
经过一番繁琐的仪式,李隆基将三炷香插上,长叹了一口气。
他说道:“算算日子,老爷子和桃儿今天就要到长安了。他们为了掩护本王,肯定得把谋反的罪扛起来,是我害了他们啊!”
“王爷不必如此!”张进财劝道:“爹爹和妹妹此举,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也算死得其所了。”
“唉,总是本王之过。”李隆基有些气馁道:“本王的谋划,屡屡被崔耕破坏,难不成他是我天生的克星?这复唐大业,还能成功吗?”
王琚劝道:“王爷不可如此想哩。想当初,汉高祖刘邦对阵项羽屡战屡败,连老婆和孩子都保不住,可最后垓下一战获胜,终成一代霸业。还有汉光武帝刘秀,大业初起时也不甚出色,然而昆阳一战,三千破五十万,天下闻名。您纵是一时败在崔耕之手,只要坚持下去,最终必能得登大宝。”
李隆基道:“多谢王先生劝解,只是……人家刘邦有韩信、张良、萧何、陈平、樊哙等人辅佐,汉光武帝身边有云台二十八将,可本王身边……”
望着身边这大猫小猫两三只,除了王琚算是个人才之外,其他人着实给不了他什么信心。
“关于这点,王爷就更不必担心了。陈平是谁?居家而盗其嫂,不容于乡里。萧何呢,沛县一吏而已。樊哙是个屠夫,韩信连饭都吃不上,这些人本身的才能未必就比我等强多少,只是时势造英雄而已。”
见李隆基还是没啥信心,王琚又道:“您想想,刘邦起家的班底,樊哙、萧何、曹参,尽是沛县之人。难不成,上天把人杰都生在沛县了?非也,实在是刘邦得一县的人杰而用之,就足以一统天下。您现在若得潞州的人才而用之,何愁大业不成?”
最后这番话还真有些道理,李隆基的面色稍缓。
张进财有些吃味儿,道:“我说王先生,您嘚吧嘚了半天,您自已算什么等级的人才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