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娑葛就问郭元振,你到底想干啥?要不然咱们俩就做过一场?
郭元振手里没兵,还真硬气不起来,就说这事儿跟我无关啊,是奸相宗楚客收了贿赂,肆意妄为。
娑葛说,那好,暂且信你一次。我写封奏折,你转交给大唐天子。
“你准备写什么?”
“要我退兵可以,请拿宗楚客的人头来。”
郭元振听了这话,真有再日了一次狗的感觉——你这么一上书,不就表明了我把宗楚客卖了吗?那我还能有个好?
但是,此时周以悌却表示,好啊,就这么办了,我帮你把奏折递上去。娑葛,你不敢写就是孙子!
于是乎,娑葛写了奏折,由唐军走正当手续,往京城送。
而这边已经快吓尿了的郭元振,则让自已的小儿子郭鸿走小路,赶紧来京城帮自已活动。
崔耕还是有些疑惑,道:“那周以悌也就罢了,这阿史那献计的事儿,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郭鸿苦笑道:“宗相贪财之名人尽皆知,家父为了知道内情,曾经派了几个人扮作突其施人向他行贿。结果宗相说了,若是娑葛出的价钱比阿史那献高,也不介意改弦更张。”
“这受贿真真是受的肆无忌惮了,难道以宗相的聪明,看不出阿史那献的狼子野心?”
这话问得有理,宗楚客贪财是不假,但也真有能力。
武则天当政时,突厥一个叫“沓实力吐敦”的人降唐,部落迁居平夏。后来,谣传吐敦反叛,京师震动。
当时,宗楚客为兵部员外郎,分析说,吐敦为人忠义和厚,不会轻易反叛,但其侄默子,颇为狡悍,素与吐敦不和。恐怕这次的所叛者,非默子而无他人。不过此人无大能耐,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事实果然不出宗楚客所料,没多久,夏州刺史上奏,默子劫部落北奔,被州兵与吐敦所擒。
能做到如此程度,称宗楚客一句当世人杰毫不过分。
郭鸿解释道:“崔相您得这么想,即便阿史那献真的狼子野心,对宗相有什么危害?此人野心颇大,但才能也就那样。当初朝廷用其父兄招揽西突厥余部,都没成功,现在阿史那献想凭一已之力复国,简直是痴人说梦。”
“那还有咱们唐军的安危呢?”
太平公主叹道:“二郎你以为其他人都那么为朝廷着想啊?这郭元振败了,不是整好有理由发兵征讨突骑施吗?宗楚客这个兵部尚书,不就整好有机会抓兵权吗?所以,他乐得顺水推舟。”
郭泓冷笑道:“宗楚客算计得倒是挺好,但是这次,有那几个假扮突骑施人的指证,再加上崔相和太平公主的弹劾,他因收受贿赂,酿成西域大变的罪名,无论如何,都洗脱不了!”
崔耕却苦笑一声道:“郭将军你太乐观了,这事儿啊,没那么简单。”
第932章 李大和事佬
在没有崔耕出现的历史中,直到现在,阙啜忠节都活蹦乱跳,把娑葛折腾得欲~仙欲~死。
阙啜忠节请大唐封自已为金城郡王,借机压服阙啜忠节。结果阙啜忠节贿赂了宗楚客,这个封号就一直下不来。
郭元振觉得两家闹下去不是个事儿,就劝阙啜忠节入朝当官儿,双方眼不见为净。
阙啜忠节本来已经答应了,但是,西域经略使周以悌却说,你离了部落去朝廷,就生死不由自主了。不如拿出钱来,贿赂宰相宗楚客和纪处讷,让大唐朝廷支持你对抗娑葛。
结果,宗楚客还真答应了这个要求,不但让周以悌替换了郭元振,派安西军支持阙啜忠节,还从朝中派出了援兵。
娑葛大怒,尽起大军,连战连捷,生擒阙啜忠节,击溃大唐援军数路兵马,杀唐使冯嘉宾,活剐侍御史吕守素,阵斩唐军大将牛师奖。
唐军大败,也只能捏着鼻子认可了娑葛的地位。
但是,无缘无故的一场大败,总得追究责任吧?郭元振的意见一直正确,官复原职。
周以悌挑起战争,尼玛还打败了,流放岭南白州。
收受贿赂做出了错误决策的宗楚客呢?
当时一个叫崔琬的监察御史,弹劾宰相宗楚客、纪处讷潜通戎狄,受其货赂,致生边患。
本来就是证据确凿的事儿,按说宗楚客此时就应该顿首待罪,听候李显的发落。
然而,宗楚客却仗着韦后的宠信,寸步不让,当庭和崔琬吵了起来。
李显是如何应对的呢?
他既没有偏袒宗楚客处置崔琬,也没有接受崔琬的意见,处置宗楚客。而是表示,现在是和谐社会嘛,吵吵闹闹是不好滴。不如看在朕的面子上……你们斩鸡头烧黄纸,结为异姓兄弟吧。
纳尼?
国家大事,还能这样处置?
三人都懵圈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