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婢女玉素已经不见,并且丢失了十几件金银器物。
不良人的大首领魏昶奉命查案,找了几个人询问:这十天以内,有什么人打听过郭正一的家。
有人说,有个归顺的朝鲜人找过,并给一个马夫留下一封书信。
来到那马夫的家,派人将那封信搜出来,只见上面写着:“金城胡同里有一所空宅院。”
果然,不良人在那所空宅院内找到了婢女玉素和那马夫,将二人一起斩首。
玉叶冠虽然和那个案子不同,但思路是一样的。幕后主使之人要让素玉动手,必须得给她一个指令。
太平公主家规森严,素玉自已想出来,完全没有正当理由。那么,无论让她偷东西,还是杀武攸暨,都必须主动联络他,甚至,要帮她把后路安排好。
既然如此,只要查查哪个外人,联络了太平公主的家仆就行了。倒也不一定是素玉,只要能跟素玉联系的人就行。
想到这里,崔耕转换思路,询问最近有谁往府里递过书信,或者传过口信什么的。
这一查还真查出了点线索,有人称,最近素玉和一个叫李二娘的药婆来往颇多,兴许她传过什么口信。
所谓药婆,就是用药物给人看病的婆子,乃“三姑六婆”之一。
虽然大唐年间妇女的地位没明清时那么低,但一些妇科病症还是不能给男大夫看的,这就有了药婆生存空间,连太平公主的府邸都不能杜绝。
崔耕大喜,赶紧命人提审李二娘。
那婆子听说名闻天下的崔青天要审问自已,直吓了个体如筛糠,道:“崔大人明鉴啊,老婆子啥都都不知道,我不过……不过是……”
“你到底干啥了?”
“我给素玉带了口信:玉叶冠玉清观,往日恩情一场还。”
“是谁让你带的口信?”
“我不知道啊,人家主动找到我,给钱办事而已。”
“那三个月前,也就是吴国公临死之前,有没有人让你给素玉传过口信?”
李二娘连连摇头,道:“没有,绝对没有。老婆子就给素玉传过这一次口信。但有半句虚言,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
“这样啊……”崔耕沉吟半晌的,道:“来人,传本官的命令,兵围玉清观。”
第968章 主使另有人
大唐崇尚道教,长安有三座规模宏大的敕建道观,分别为太清观、上清观、玉清观。
太清观的观主就是史崇玄,道家高人,太平公主的忠实走狗。玉清观的观主朱法满,也是位有道之土,和相王李旦过从甚秘。
其实这年头,哪个高~官贵戚身边也有些宗教界的人土,或者道土、或者和尚,或者萨满。
一是为了让这些人给自已祈福,二是出面做些自已不方便出面的事儿。
比如,某官员要改换门庭,总不能亲自上门说,某某大人,您今后就罩着我吧,我唯您的马首是瞻。那也太掉价了,不到万不得以不会如此。
他得让自已身边的出家人,和另一边的出家人商谈一番,谈妥了价钱,再投靠过来。在唐隆政变中,崔日用本来是韦后的人,他要反水投靠李隆基,就是先找的普润和尚。
再比如,某位大人要收受贿赂,直接收钱太难看了。如果送礼的人进入寺庙或者道观,以献给“佛祖”“道尊”的名义,就好听多了。
另外,出家人能言善辩又有神秘加成,很容易得到内宅妇女的迷信。他们出马,那些妇女的枕头风一吹,有时候能起到非常神奇的作用。
所以,很多出家人和高~官显贵的关系非常亲密,甚至超过那些高~官显贵的亲近部属。
听说素玉跑进了玉清观,而玉清观的观主是相王的人,崔耕又是一阵浮想联翩。
一个时辰后,太平公主府三百侍卫已经将玉清观团团围住。
朱法满深感莫名其妙,带着几个道土迎出观外,打了个稽首,道:“我玉清观乃朝廷敕建道观,一向奉公守法,从无作奸犯科之事。崔相何故发兵,围了我的道观?”
“哼,从无作奸犯科之事?那你们观内窝藏女犯,又怎么说?”
“窝藏女犯?”朱法满一听就急了,道:“崔相怎可如此污人清白?贫道这玉真观也不是没跟脚的。”
“相王李旦嘛,本官当然知道。恐怕这次……他自身难保了!”崔耕一挥手,道:“搜!挖地三尺,也得把素玉给本官找出来!”
“喏!”
那些侍卫如狼似虎一般,冲入了观内。功夫不大,玉清观内就传来了一阵哭爹喊娘之声。
朱法满气的须发乱颤,道:“崔相好威风,好煞气啊!我倒要看看,待会儿找不着什么素玉,你如何对老夫交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