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后胸有成竹地道:“我这个法子,既能让崔耕非常难受,还能让裹儿不会为他出头。最关键的,还不需要你这个皇帝配合。”
“到底什么法子?”
“我准备……”韦后下意识地看了看窗外,声音渐低,最后道:“我的懿旨一下,生米煮成熟饭,且看他崔二郎如之奈何?”
李显想了一下,韦后的计划还真没什么漏洞,长叹一声,道:“你和二郎真是天生的对头,罢了,随你的便吧,朕不管了。但是,若人家崔二郎想出了破局之策,朕可也不会帮你。”
“用不着陛下帮忙。”韦后笃定道:“这个闷亏,崔耕他是……吃定了。”
……
……
与此同时,临淄王府内,李隆基与众心腹也在议事。
李隆基道:“陛下的身体越来越差,眼瞅着时日无多。李重福年富力强被立为太子,若他继承了皇位,咱们的图谋可就全完了。到底如何应对,大家议一议吧。”
姜皎道:“实在不行,也只能铤而走险了。咱们可以派暗堂的人,在李重福身边埋下一颗暗子,关键时刻,杀了他!”
王琚不以为然地道:“派遣暗子谈何容易?从古之今刺客能成事的,能有几个?”
“那你说怎么办?”
“现在李重福为太子。大家想想,古之太子不能继承皇位的,都是什么原因,以史为鉴,不难想出法子。”
李隆基道:“一般而言,都是在宫内收买太监宫女乃至后妃,离间太子和皇帝之间的关系。比如大隋太子杨勇,就是如此失去太子之位的。但陛下素来和李重福不大亲近,立他为太子,只是因为他比李崇茂略强罢了。所以,这招恐怕不大好使。”
王琚道:“王爷还忘了另外一个人,秦朝的公子扶苏。他手握重兵,百姓爱戴,秦皇甚至临死前令他即位。那么……他为何会憋屈死了呢?”
“当然是赵高和李斯密谋,矫诏杀了他。”
“这不是关键。”王琚眼中精光一闪,道:“关键在于,秦皇死的时候,扶苏不在中枢。”
“妙啊!”
李隆基瞬间就秒懂了,道:“若陛下死的时候,李重福不在中枢,光有个太子的名头有什么用?一份矫诏就能杀了他。”
王琚道:“而且,韦后定然会对咱们的计划非常配合。现在只有一个问题——该想个什么由头,让李重福出外呢?”
刘幽求补充道:“光李重福出外不成,还有崔耕。莫忘了,上次李重俊谋反,就是被他平定的。”
姚挺老谋深算,沉吟道:“那就是让崔耕和李重福一起出外了,这个理由可不好找……诶,有了!咱们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第973章 攸绪下嵩山
册封李重福为太子后,也许是韦后想发泄不满,朝局开始了大变动。
首先,是宰相韦巨源被赶回家吃老米了。
紧接着,右御史大夫萧至忠、太府卿韦嗣立、礼部侍郎李峤、工部侍郎张锡、太常少卿郑愔俱被封为同中书门下三品。
好么,原来的宰相是崔耕、宗楚客、崔湜、韦巨源和韦温,因为韦巨源首鼠两端,韦后的力量并不占绝对优势。
现在可好,郑愔、宗楚客、韦温、李峤、张锡、萧至忠五个人都是韦后的铁杆,在宰相班子里,韦后一系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三分之二。
非但如此,韦嗣立虽然和韦后没说关系,但因为姓韦,还是被她逼着连了宗。
算起来,现在大唐的九名宰相,除了崔耕和崔湜以外,都唯韦后的马首是瞻。
这还没完,韦后又让李显下了一道圣旨:封上官婉儿为“昭容”。昭容乃九嫔之一,秩从二品,从那天开始,上官婉儿就算李显的小老婆了。
这就是纯属给崔耕上眼药,李显早就没那啥的功能了,把上官婉儿纳入宫中有什么用?
韦后无非是觉得,上官婉儿是崔耕好不容易弄出皇宫的,自已把她弄回去,一定能给崔耕添堵。
崔耕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其实并不如何生气。道理很简单,上官婉儿上次坚决要出宫,是因为在武则天面前失宠了,留在宫中徒受欺凌。她本身的权力欲~望非常强,能再次入宫,简直正合她的心意。
想必以上官婉儿的政治智商,在宫内会如鱼得水。说不定哪天,韦后会无比后悔今日的决定。
不过,韦后做的另外一件事,就让崔耕着实咬牙切齿了。
这一日,韦后突然下了一道旨意,给内将军贺娄傲晴赐婚。而赐婚的对象,则是韦后舅舅的儿子,叫崔无诐。
另外,韦后还特意宣布,男方的媒人是自已,女方的媒人是皇帝李显。
此举被人们称为“皇帝嫁女,皇后娶妇”。
有这两位至尊做媒,谁敢反对?谁能反对?眼瞅着这场婚事已成定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