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遂疑惑道:“计量时间的物事?这能算得上什么前所未有之物?”
“嘿嘿,此物的精确程度前所未有,当然称得上前所未有之无物。本官把它称做……钟表。”
没错,崔耕想做的就是钟表。
在历史记载中,世界上第一台钟表,就是张遂和梁令瓒合作,在开元年间制造的。
当时,大唐朝廷用的是李淳风编的《麟德历》。的确,李淳风很伟大,《麟德历》编的远胜前朝,初期也很准。
但是,时间久了,误差越来越大,《麟德历》也就渐渐不准了。
最令人苦恼的是日蚀,用《麟德历》预测的日蚀日期,总跟实际误差很大。
这个时代,讲究天人感应。人们就会问了,是不是你李隆基失德,才导致上天把日蚀的日子改了,要警告你啊。
李隆基一个头两个大,赶紧将著名的一行大师找来,编订一个更为精确的历法。
编制历法,最主要的是观察天体运行的规律,对计时仪器的精密程度要求很高,传统的沙漏和日圭自然不敷使用。
最后,张遂和梁令瓒合作,制成了“水运浑天仪”。
这个仪器依靠水力运转,不仅可以测定时间,还且模仿了天体运行。
另外,张遂在此仪上设了两个木人,用齿轮带动,一个木人每刻自动击鼓,一个木人每辰自动撞钟,是世界上最早的机械时钟装置,现代机械钟表的祖先。
尽管这架水运浑天仪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便因铜铁渐涩,不能自转而渐渐废弃,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绝对的高科技了。
最终,张遂靠着“水运浑天仪”,费尽千辛万苦,编出了《大衍历》,其准确性远胜《鳞德历》。